港專家:塑膠隔板「心理作用大於一切」 Omicron主要靠空氣傳播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Omicron變種病毒傳播能力大幅進化,各國專家正加緊研究防範方式,香港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表示,根據國外研究,Omicron最主要不是透過飛沫傳播,而是空氣傳播,香港餐廳目前普遍使用塑膠隔板,是「心理作用多於一切」,建議以1.5公尺社交距離代替,讓消費者坐得分散一點。

▼香港大部分餐飲場所都設有塑膠隔板。(圖/路透社)

梁卓偉15日指出,有國外研究顯示,Omicron最主要的傳播途徑不是飛沫傳播,而是空氣傳播,香港的餐廳目前普遍都使用塑膠隔板來阻擋飛沫,是「心理作用多餘一切」,還可能讓空氣更難流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梁卓偉認為,有必要重新檢視塑膠隔板措施,考慮用1.5公尺的社交距離來代替,讓消費者坐得分散一點,加強空氣流通。

▼香港政府專家顧問梁卓偉。(圖/CFP)

另外,香港政府打算在下個月以「疫苗氣泡」為基礎,放寬各場所的營業限制,梁卓偉認為,放寬一定都有風險,但香港總不能長年收緊措施,政府可在適當時間重啟「早輪晚市」,讓餐廳營業至晚間8點或8點半,體恤民眾及業者。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梁卓偉也強調,放寬的前提,是必須做好防疫措施,包含消費者坐得分散一點,還有餐廳做好空氣流通等。

梁卓偉還提到,建議政府升級高風險全組防疫措施,例如要求檢疫中心的工作人員、機艙清潔員等,每天都接受快篩,執勤時不能只配戴一個或兩個外科口罩,應考慮配戴N95或更加貼合、不漏氣的口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