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20年!台灣燈會重返高雄 首創智慧燈控打造絕美「光環境」河岸

▲2022台灣燈會睽違20年重新回到高雄,首次運用智慧燈控打造數位美學河岸光環境,透過台灣燈會在高雄帶出新的視野跟方向。(影/ETtoday)

▲2022台灣燈節重返高雄,首次運用智慧燈控打造數位美學河岸光環境。(圖/翻攝自影片,下同)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光環境」向來是國際城市建設的重要一環,英國倫敦自2018年啟動泰唔士河燈光景觀計畫後,成功喚起民眾對城市空間歷史的重視。20年前台灣燈會第一次離開首都到高雄舉辦,燦爛的煙火與主燈在愛河上相映著,讓全台灣看到愛河的蛻變,2022台灣燈會再次回到高雄舉辦,讓人不禁好奇,如同高雄母親之河的愛河,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呢?

▲愛河燈光改造設計師賴雨農,藉由一系列的減光、光環境改造,讓整個愛河畔及6座橋景觀,全部都有新的光環境景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雄橋及輕軌橋燈光改造後,各自有各自的燈光設計。

▲愛河沿岸7公里長共有12萬8000個控制點。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愛河燈光改造設計師賴雨農說「我覺得城市改造是城市進步的其中一環,它其實是這個城市的生活在改變,透過場域的改造,可以讓市民的感受度、生活舒適度更提升」,回想起設計初衷「當時其實我們的立意比較單純,就是想讓愛河20年後再亮起來」,藉由一系列的減光、光環境改造,讓整個愛河畔及6座橋景觀,全部都有新的光環境,賴雨農透露,這次最大的亮點是世界首創智慧燈控,打造數位美學河岸光環境,運用智慧控制的方法,把所有的橋樑全部連動在一起,6座橋樑7公里長共有12萬8000個控制點,6座橋各自有燈光設計及燈光場景,在節慶或展演的時候,可以全部連動在一起,連同景觀的部分全部做成一個系統,像是提供一個平台或者是畫布,讓任何一個設計師或其他藝術家,甚至國外的展演團體來,都可以在這個畫布上,創作出不同的效果。


▲6座橋各自有燈光設計及燈光場景。

▲在節慶或展演的時候,可以透過智慧燈控系統進行連動。

▲最大的亮點是世界首創智慧燈控,打造數位美學河岸光環境。

高雄的聖誕主燈也呈現出光造景成果,智慧連動裝置啟動主燈,藉由燈光投射方式打造出絕美聖誕主燈,充滿絢麗科技感的主燈同時打亮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配上現場環繞音樂,呈現視覺與聽覺雙重饗宴。高雄副市長史哲說「我們很重視的一件事情是,希望節慶性的活動,雖然是一次性,但是它對城市的改變是永久的,這次燈光系統改造用智慧城市的方法,就是它不再是一個固定的燈光模式,而是可以程式化的燈光模式,未來也可以為了不同的日子可以有不同的展演,這就是長久而根本性的改變這個城市」,愛河灣、亞洲新灣區作為國家級5G AIoT試驗場域,2022台灣燈會運用這方面的概念,具有大數據、大傳輸、高速傳輸、不延遲等特色,同時也是台灣首次運用智慧燈控打造數位美學河岸光環境,具有示範作用,透過台灣燈會在高雄帶出新的視野跟方向。

▲2022台灣燈會首件公布的作品「手機人生」位於駁二大義區大港橋畔碼頭。

▲「大海怪幻想曲」在駁二大義區大港橋前廣場。

跨年連假期間來高雄即可搶先看到2022台灣燈會在高雄的作品,首件公布的作品位於駁二大義區大港橋畔碼頭,透過發光的雕塑,反映出人們低頭滑手機的日常,也是2018年阿姆斯特丹光節中最受歡迎的作品;另一件「大海怪幻想曲」在駁二大義區大港橋前廣場,是由澳洲團隊所做的作品,海怪的8隻觸手連著8個鐵桶所做成的大鼓,只要在鼓面上打擊,燈光就會經由觸手由下往上傳到海怪的頭,屬於蒸氣龐克風格創作的燈光互動裝置。

▲「巨人的夢幻花園」位於駁二大義區大勇區大港橋畔淺三碼頭。

▲駁二蓬萊區哈瑪星百年鐵道園區展出「哈瑪星光任務」。

第三件作品「巨人的夢幻花園」位於駁二大勇區大港橋畔淺三碼頭,看起來像很多巨型喇叭花,共有54朵2.5公尺~6公尺不等的巨型花朵,每個小時有音樂演奏,走在其中彷彿身在巨人的花園裡,駁二蓬萊區百年鐵道園區則展出「哈瑪星光任務」,這件作品曾在2018年獲得台灣光環境獎,作者在草地相間的38條弧形軌道下裝了LED軟燈條,象徵高雄港的產業發展歷史,也是台灣燈會的主燈之一。近年高雄力推年輕化,除了打造全台唯一雙舞台跨年外,2022台灣燈會也展現高雄城市光環境美學,不管是白天或黑夜都非常好玩,讓你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