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亞洲爆:中國囤積「全球一半糧食」 世界糧價飆漲、多國飢荒

▲▼ 大豆。(圖/路透)

▲中國囤積了全球一半的糧食。(圖/路透)

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

中國人口佔全球比例不到20%,但是卻囤積了全球一半以上的玉米和其他穀物,日本媒體《日經亞洲》不但注意到了這一點,並且還發現到世界的糧價正因為中國的囤積而飆漲,多國飢荒甚至因此加劇。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日經亞洲》,中糧集團是中國主要的國有食品加工企業,在中國東北部的大連港經營著中國最大的食品儲備基地,它將從國內外收集的豆類和穀物儲存在310個巨大的筒倉中,全民所需的卡路里通過鐵路和海運傳遍全中國。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雲11月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正將糧食庫存維持在『歷史高位』,我們的小麥庫存可以滿足1年半的需求。糧食供應沒有任何問題。」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預計到2022年上半年,中國將擁有全球69%的玉米儲量、60%的水稻和51%的小麥。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2020年中國進口食品(不包括飲料)的支出為981億美元,是10年前的4.6倍,2021年1月至9月期間,中國進口的食品量比2016年以來的量還要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過去5年中,由於從美國、巴西和其他供應國大舉採購,中國的大豆、玉米和小麥進口量猛增了2 ~12倍,牛肉、豬肉、乳製品和水果的進口量增長了2~5倍。

▲中國囤積糧食,是全球糧價飆高的原因之一。(圖/路透)

世界各地都正在為食品價格上漲所苦,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計算的11月份食品價格指數比去年同期高出約 30%。自然資源研究所所長柴田明夫(Akio Shibata)直言,中國囤糧是全球糧價高漲的主因之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農業專家高橋五郎(Goro Takahashi)則表示,中國農地分散、土壤汙染,導致生產效率差,再加上農民遷往城市,糧食產量將持續停滯。

▲中國囤積糧食,也加劇全球飢荒的現象。(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綜觀中國歷史,糧食短缺引發動亂,往往都是促成起義推翻王朝的重要因素,由於與美國澳洲關係惡化,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面臨的糧食的不確定性。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2020年生活在飢荒地區的人口超過7億,比5年前增加了1億多人。高橋說,「雖然發達國家應該要為整體飢荒的情況負責,但中國的責任更重,中國應該為解決糧食分配不均問題做出貢獻。」

 ►按這訂閱Podcast《小編沒收工》每天給你熱門話題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