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哲執政三年有成 台南水利局打造宜居韌性城市

▲鑒於氣候變遷所造成影響,黃偉哲相當重視台南市治水及水資源議題,執政3年,打造宜居韌性城市。(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鑒於氣候變遷所造成影響,黃偉哲相當重視台南市治水及水資源議題,執政3年,打造宜居韌性城市。(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記者林悅/台南報導

「做得更好,過得更好」是台南市長黃偉哲的對市民的承諾,也是對市政的期許,雖然近兩年全球受COVID-19疫情肆虐,黃偉哲市長仍帶領台南達成連續182天+0的成就,鑒於氣候變遷所造成影響,黃偉哲相當重視台南市治水及水資源議題,執政3年,打造宜居韌性城市。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水利局指出,尤其今年遭逢百年大旱,黃偉哲市長更推動「多省水」、「多找水」、「多調水」三大抗旱策略,避免水情進入紅燈供五停二,另黃偉哲市長上任以來,3年內已投入治水及水環境改善經費超過187億元,今年5~8月期間多場的豪雨,歷年來幾處明星易淹水點,如仁德區中華醫大、永康區崑山科大及西灣里社區、安南區安中路與同安路口(安中河)、後壁區蘭花園區、北門區舊渡子頭社區及北馬社區、將軍區溪墘寮…等處,皆無淹水情形,顯示近年來各項防洪治水工程已有初步成效。

水利局說明,因應旱象,水利局轄下的6座水資中心每日免費提供1.68萬噸生活次級用水,並設置取水點開放供機關及民眾自由取用,也爭取設置大型移動式RO淨水設備及砂濾設備,同時為確保台南地區整體發展及產業用水供應穩定,吸引產業投資與根留台南,水利局以水資源永續利用的概念,投入69億元,推動永康、仁德及安平再生水計畫,完全供水後每日可穩定供應6.3萬噸再生水,滿足南部科學工業園區115年用水需求,讓一滴水可以多次使用,充分發揮水資源的價值,同時也媒合台積電及奇美實業簽訂再生水用水契約及使用量交換契約,促成全台再生水源交換首例,降低環境影響及經濟成本,讓地球能永續發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防洪治水及水環境改善方面,水利局持續投入逾187億元,目標是改善易淹水區域,讓台南成為宜居之城,主要工程包含完成新建抽水站5座(麻柚抽水站、麻工抽水站、後鎮排水抽水站、海環抽水站、大灣抽水站第二期等),闢建6座滯洪池(將軍廣山、海尾寮排水、蘇厝、港灣、西灣里等),完成部落防護4處(柳營八翁社區、將軍廣山社區、學甲舊頭港社區、北門玉港社區等) ,同時持續改善後壁區菁寮老街、麻豆區永安宮、安南區安中路、仁德區三爺溪周邊等處積淹水情事,也積極建置雨水下水道,目前累積長度達738公里,六都中建設長度第2,並持續保護海岸沙洲搶救消失大國土,辦理潟湖疏濬土方逾23萬立方公尺,沙洲復育面積約7公頃。

環境永續方面,台南市持續推動7處污水下水道系統,建設總經費共531億元,至今累計已投入230億元,自黃偉哲市長就任以來,已投入約50.7億元,持續改善水污染,營造優質居住環境,截至110年11月底,污水接管率由19.03%增加至24.32%,約增加4.1萬戶,總用戶接管戶數達17.2萬戶,111年預計污水接管率達25.5%,總用戶接管戶數達18.5萬戶,也投入水質淨化場建設,改善急水溪、鹽水溪及二仁溪等河川污染狀況,改善嚴重污染長度逾27公里。

除推動多項建設外,水利局也表示,自黃偉哲市長就任到今年度為止,共獲得52座獎項的肯定,其中推動「安平再生水廠新建工程廉政平台」、建置遠端工程管理系統及並將多項業務辦理進度上網,提供民眾線上查詢申辦進度,也善用科技公正認定災損補助等多項透明措施更榮獲號稱廉政界奧斯卡的法務部廉政署「透明晶質獎」評選,自全國17個參賽機關脫穎而出獲得特優殊榮,顯示水利局廉能治理的決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治水、淨水、活水、親水」是水利局施政的目標,在多元治水策略下,淹水範圍及深度均逐年縮小,顯示近年來各項防洪治水工作已發揮初步成效,雖然面對自然災害必須謙卑面對,但是對於治水工作不能妥協,未來水利局將持續以「治水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態度努力,在有限的資源下投入各項治水改善,做好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