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強調經濟求「穩」 陸學者:經濟恢復並不平衡

▲北京,藥局,藥店,昌平確診。(圖/CFP)

▲大陸本土疫情再擴散。(圖/CFP)

記者蔡儀潔/綜合報導

大陸經濟復甦,北京當局強調「經濟求穩」,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撰文表示,這次中央工作會議「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描述是非同尋常的,原因是中國的經濟恢復並不平衡,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而且疫情及外部環境存在不確定性。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河北省廊坊三河市燕郊地區不少北京上班者在此落戶,白天出門工作晚上回家睡覺,有北京睡城之稱。(圖/CFP)

據《星島日報》報導,李錦指出,過去官方對於宏觀經濟通常也有「穩」的描述,但這次「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描述是非同尋常的,這種不平衡主要表現在,今年外須明顯好於內需,上游產業明顯好於下游,大中企業明顯好於小微企業,工業明顯好於服務業。 

他接著稱,今年三季度大陸GDP增長已經跌至4.9%,四季度不出意外會跌破4%,明年仍處於經濟增速換擋期,內生增長動力有所減弱,「這個趨勢如果不採取較大力度的措施去干預,有硬着陸的風險。」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指出,2020面對新冠疫情,官方採取了積極財政政策,2021年隨着疫情影響減弱,政策力度趨於謹慎;2022年政策的主基調是「穩中求進」,預計明年增速可能在5.5%,赤字率水平保持在3%左右。  

對於貨幣政策,會議重提「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李錦認為,美國聯儲局即將「擰緊水龍頭」,逐步開啟貨幣正常化進程,而中國大陸可能會與其發生背離,具體包括定向的降息、降準、再貸款,支持新基建、新能源、數碼經濟及信息消費等領域。

他預計,明年上半年中國大陸經濟動能可能繼續減緩,官方將採用寬鬆的貨幣政策,並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