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六中公報 台學者:歷史決議將強化習近平及黨的政權合法性

▲政大國關中心,解析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寇健文,宋國誠,郭瑞華,王信賢。(圖/記者魏有德攝)

▲政大國關中心舉辦「解析中共六中全會研討會」。(圖/記者魏有德攝,下同)

記者魏有德/台北報導

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昨(11)日結束,會中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及2022年二十大會議舉行時間。對於外界關注的「第三份歷史決議」全文正式出爐前,有學者分析,主要還是透過決議強化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核心地位及中共政權合法性,從經濟成果外,加上百年歷史累積的成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政大國關中心主任寇健文表示,在第三份歷史決議全文正式公布前,從六中全會公報裡的「關鍵詞」統計可以發現,中共前幾位領導人中,毛澤東全名出現7次(含思想),鄧小平、江澤民及胡錦濤出現頻率相近,但習近平全名(含思想)出現多達17次,「代表未來中共將近一步強化習近平核心地位,以歷史決議強化政權合法性,該合法性除過去強調的經濟、政治外,還要加上百年來的歷史成果。」

中共中宣部今(12)日就六中全會討論重點做出說明並強調,「兩個確立」(確立習近平黨中央領導核心、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是全會《決議》的一個突出亮點。這也呼應了外界對於習近平鞏固核心地位,成為中共下個百年的領航者的方向一致。

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趙建民則認為,中共第三份歷史決議與前兩份決議存在很大的區別,尤其是象徵「習近平開啟新時代」有存在誤區。趙建民表示,習近平時代於2016年十八屆六中全會便已開始,第三份歷史決議案的重點應擺在中共百年重大成就中,習近平扮演的角色,「在習近平執政的十年,表現最亮麗,絕對有助於連任至少一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六中全會報告及接下來要公布的第三份歷史決議涉台部分,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宋國誠提醒,歷史任務已取代國共內戰延續性,台灣問題已不是武統、和統等選擇性問題,「台灣問題被列入中共未來百年征程中,代表著表定解決台灣問題成為歷史必然發生,不存在策略性運用和實際選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