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裂中子源4台譜儀在東莞投入運行 陸產發動機軸承鑑定關鍵裝備

▲中國散裂(脈衝)中子源。(圖/翻攝央視)

▲中國散裂(脈衝)中子源為戰機國產發動機高端軸承重要鑑測裝備。(圖/翻攝央視)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中國散裂(脈衝)中子源於2018年建成,成為全球4大脈衝散裂中子源之一。位於廣東東莞松山湖的中國散裂中子源如今已有四台譜儀正式投入運行,經改造升級後,可用於航空航天(航太)、高鐵等大型高端部件的殘餘應力可靠性檢測。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散裂(脈衝)中子源4台譜儀投入運行。(圖/翻攝央視)

《央視》報導,運用於航空發動機的國產高端軸承要想通過鑒定投入使用,就需要測量它的殘餘應力並提升加工工藝,這也是散裂中子源的重要任務之一。由於中子不帶電,穿透性強,可研究高溫、高壓、極低溫、強磁場等極端條件下的物質特性,在研究高端軸承等大型部件內部結構和應力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據了解,全球共有4大脈衝中子源設備,分別位於英國、美國、日本及中國大陸。位於東莞的中國散裂中子源是大陸南方省份首個重大科學設施,自正式運行起,加速器質子束流打靶功率達100千瓦,提前一年半達到設計指標。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散裂中子源目前已服務全球2600多位用戶,完成課題超過500項,包括新型鋰離子電池材料結構、太陽能電池、芯片中子單粒子效應等,同時也進行航空材料、可燃冰、頁岩氣和催化劑等領域的前期研究。

中國散裂中子源目前正準備進行二期工程建設,未來譜儀數量將擴建到20台左右,打靶功率將從100千瓦提升到500千瓦,代表著在同樣實驗精度下,數據採集時間是原來的1/5,且可研究更小的樣品,觀察更快的過程,為前沿科學研究、國家重大需求和國民經濟發展提供更先進的研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