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吐「國小險進特教班」 名醫求學史爆勵志:智商不代表一切

▲學生上下學,路隊,警察,學童,小學放學,小學生,校園安全,教育,國小(圖/記者季相儒攝)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周亭瑋/綜合報導

柯文哲「智商70」風波,掀起一陣口水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認為,智商的高低並不代表一切,更自爆在求學路上「以血汗換成績」,甚至在國小時,因為成績差、不擅表達,差點被送進特教班。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謝宗學坦言,國小時成績很差、口齒表達不清晰,導師請爸媽到學校,當著他的面建議「送啟智班(特教班)就讀」,聲稱這樣對他的學習比較有幫助;不過,他並沒有轉學,甚至在六年級的某天,突然茅塞頓開,開啟了積極且勵志的求學奮鬥史。

他表示,「我忽然領悟到,只要每天念一點書、寫一點參考書,在考前就可以把進度念完,之前都是考前一週才開始趕進度。每天唸書後,之後的段考突然拿到全班第一名,絕大多數的同學和老師都懷疑我作弊。」

國中時期,謝宗學更每天唸到凌晨1點,「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就是要讓嘲笑我的人知道,即使智商不高,還是可以用時間和血汗換取成績上的優勢。腦袋好的人念1次就可以吸收,我花時間念5次、10次總可以了吧?」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後來進到一中,謝宗學逼自己加入演辯社,訓練上台口語表達和演講技巧,即使辯論比賽屢戰屢敗,最後還是練到上台說話的勇氣。而他在第一次大學聯考時失利了,不過他不氣餒,多花1年時間重考,最後如願考上北部醫學系。

他直言,「求學過程中認識很多天才,從沒有人一天到晚把智商掛嘴邊,仍是謙虛、努力完成所有工作。出社會工作後就會知道,智商只是個人能力的一部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待人接物的處事態度才是成功關鍵,誇耀自己智商高或酸別人智商低,只是反應出極度不成熟的處事態度。」

最後,謝宗學也強調,天生智商的高低不代表一切,後面的練習和努力才是重點,即使再怎麼努力也無法超越認真的天才,仍然可以達到某個極致,盼演適當的角色服務人群。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