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25人溺斃! 李眉蓁質疑「愛河變鬼河」反被網酸爆

▲▼愛河一周內傳出3起溺水意外。(圖/記者洪靖宜攝)

▲愛河溺水事件頻傳。(圖/記者洪靖宜攝)

記者張靖榕/綜合報導

高雄市愛河2年內發生25起溺斃事件,今年8、9月間更發生多達7死。國民黨議員李眉蓁質詢高雄觀光局長周玲妏時表示,這樣子會讓人對愛河心生恐懼,「當愛河變成自殺河時,當這樣子我們花再多經費,觀光也都做不起來。」因此她建議政府應建立智慧防治自殺機制,像是加裝監視器、加強巡邏和設欄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眉蓁6日在質詢高雄觀光局長周玲妏時指出,去年到今年8月總共有21人溺斃,今年光9月就有4起溺斃事件,這樣「愛河變鬼河、自殺河」,要如何發展觀光。她接著表示眾人對高雄愛河的期待,一直是想把它變得像是在法國優美河畔旁喝咖啡一般的觀光景點,而且愛河爭取的經費高達7800萬,是高雄景點建設和營運管理經費項目中最高的一項,足以顯示高雄市政府對愛河的重視,但若不想辦法解決自殺和溺斃的問題,「這些錢可能就白花了」。

因此李眉蓁建議市府要建立「智慧防治自殺機制」,其實就是加裝監視器、加強巡邏和設欄杆,希望藉此減少相關事件。周玲妏對此回應,市府現在已規劃愛河全線設置監視器,加強保全人員訓練,並研擬在愛河周遭增加短期的水上救生員,萬一有民眾落水,就可以在救援時效上大幅改善。

質詢內容顯示李眉蓁議員的建議其實高市政府已在進行規劃,顯示雙方看法相近,並都認為必須採取措施防範層出不窮的自殺和溺斃事件;然而這段質詢內容被磚貼到臉書粉專「Wecare高雄」後,卻引發一番熱議,網友紛紛留言,「議會怎麼沒防無腦機制」、「她怎麼過一年多了還沒裝防呆裝置」、「無厘頭的質詢」、「論文為何沒防抄襲機制」?

●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