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房企債務情況再惡化!違約債券狂增25檔「金額破2千億」

▲廣州恆大中心。(圖/CFP)

▲恆大深陷債務危機。(圖/CFP)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大陸今年房地產企業債務違約的情況又比去年更加嚴重,根據房地產研究機構克而瑞研究中心(CRIC)6日發表的最新統計顯示,2021年以來已有華夏幸福、藍光發展、陽光100中國、泰禾集團、花樣年控股、新力控股集團、中國恆大等多家開發商出現了流動性緊張的問題。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著資金鏈緊張加劇,房企債務清償能力下降直接涉及到債券市場,從而持續引發資本市場對地產債的擔憂。

克而瑞統計的數據顯示,2021年違約債券不論從數量還是金額來看,均遠超2020年同期水平,截至9月27日,2021年房企累計違約債券檔數達到39檔,較2020年增長25檔,累計金額達到467.5億元人民幣(約2026.5億元新台幣),較2020年增長159%。實際上,房企債務違約情況更為嚴重。

根據各家公司發布的債務數據顯示,華夏幸福截至2021年9月4日累計未能如期償還債務本息合計878.9億元(人民幣,下同),藍光發展截至2021年9月24日累計到期未能償還的債務本息金額合計215.07億元,泰禾截至2021年7月30日已到期未歸還借款金額為436.93億元。9月30日,新力控股公告,未能於相關到期日或之前就兩項境內融資安排於2021年9月18日支付應付利息合共3874萬元;10月4日晚間,花樣年公告稱,未能在10月4日如期支付2021年票據的剩餘本金約2.05億美元。

▼恆大創辦人許家印 。(圖/CFP)

從融資規模來看,2021年三季度房企的融資規模創2018年以來新低。數據顯示,2021年前9個月100家典型房企的融資量為10919億元,同比下降21%。其中,第三季度的融資額為2872億元,同比下降38%,環比下降24%,融資額創201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2021年各個季度的融資表現來看,呈現直線下降的趨勢。今年以來融資政策持續保持收緊,房企融資受限;與此同時,三條紅線進一步推動企業降槓桿,企業債務償還力度加大,部分房企動用自有現金償還到期債務,導致2021年上半年多數房企的籌資性現金流淨額呈負,新增融資額持續下降。

克而瑞預計,2021年四季度將維持當前的融資政策,同時在降槓桿主基調不變的情況下,大部分房企會更加謹慎投資,房企融資量或將持續維持低位。2021年四季度房企的整體到期債券為1082億元,同比減少7%,環比減少19%,雖償債壓力有所緩解,但仍屬於歷史較高位,同時2022年上半年房企到期債券3671億元,償債壓力持續。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時,當前房企債務違約問題頻發,雖然當前許多房企在三條紅線的轉檔方面有了較大的進步,但仍有部分企業的「三條紅線」指標的優化是通過將顯性債務轉為隱性債務,房企實際債務的償還問題壓力仍在,未來仍應警惕該部分債務的償還風險。未來房企應積極拓展更加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優化債務結構,提升債務安全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