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黑盒子的危機---WikiLeaks

林士清

世界霸主的美國鷹、雄據北極海的俄羅斯熊、東亞崛起的中國龍,甚至是南半球的澳洲袋鼠,同時遭受「駭客羅賓漢」的網站解密攻擊,政治決策和媒體回應上不僅疲於奔命,企圖粉飾太平的外交危機四起,每當一則幕後檔案一旦解密公布,政府的公信力就淪喪一次。職此,各國大規模的反制行動依序出現,美國政府曾經語帶威脅地要求哥倫比亞大學生禁止參與此項網站,俄羅斯外交官恐嚇這個網站將會永遠消失,中國政府甚至限制這個網站的瀏覽,澳洲政府則不打算讓這位駭客羅賓漢回到母國去。

這位駭客羅賓漢便是阿桑奇,來自澳洲的媒體記者兼和平行動者,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士,包含來自各國的政治異議者、記者、作家、數學家和技術人員等,共同創立「維基解密」(WikiLeaks)的網站,不過阿桑奇已被國際刑警組織列為全球通緝。嚴格說來,維基解密屬於國際非營利組織,網站位置架設於隱私性極高的瑞典,並由比利時的網路伺服器加以輸送及傳遞,負責解密各種外交文件,經由內部程序審核匿名者的原始文件檔案,揭發諸多不欲外人道哉的幕後私密文件,並附上評論。紐約每日新聞報將「維基解密」列為「徹底改變新聞界」的首席網站,中國著名異議人士-王丹,亦為該網站的顧問群之一。

維基解密成立於2006年,但之所以在國際社會聲名大噪,恐怕是公布美國軍方,派遣直昇機無辜濫殺伊拉克平民所導致,而且不是公布機密文件,竟然是視頻影像,迅速累積起八百多萬的瀏覽量。繼之,維基解密持續公布美國在阿富汗駐軍的新聞或醜聞,對歐巴馬政府的阿富汗政策,形成無比嚴峻的挑戰,政治評論家更直言「維基解密」網站所公布的40萬份伊拉克戰爭的資訊,更讓美國處理伊斯蘭世界的問題更加棘手。維基解密對美國華府的外交決策醜聞的威脅是立即的,因此被美國國務院宣布是違法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實上,美國政府似乎暫時拿維基解密沒輒,畢竟不能用對付「恐怖份子」的方式,來對付「維基解密」在網路上的恐怖,但若要採取國際法律興訟恐怕也於事無補。行為主義後的政治學,系統論學說大為興起,其主張政治決策系統是一個「黑盒子」(black box),處理政治輸入和政策輸出之間的聯結器,但這個政治黑盒子怎麼運作?外界通常不得而知,尤其反映在國防及外交等國家核心利益的決策過程上。當維基解密的興起,某些程度上乃說明過往的封閉的決策環節,已不符合環境變遷和時代進步的需要,當民眾主張擁有知的權利和知的能力,維基解密堪稱瓦解政治神聖性和決策神秘性的「阿基里斯腱」。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維基解密也有其詼諧和幽默的一面,比方一些文件指出美國外交官,相當疑惑俄羅斯總統普汀和義大利前總理貝里魯尼的友誼關係;另一些文件則敘述中國國務院總理的李克強,坦承中國所統計的GDP並不足可信。總而言之,每當維基解密網站的檔案資料一公布,都是對政治評論者自以為是的判斷,狠狠打了一巴掌的證明!

●作者林士清,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本文為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ETtoday新聞雲》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