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弱勢兒少生活調查首曝光!助學支持最需要 151萬缺口待援

▲台灣世界展望會助學分享記者會合照。(圖/展望會提供,下同)

▲台灣世界展望會助學分享記者會合照。(圖/展望會提供,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台灣世界展望會邀請長期服務的2,797名花蓮縣弱勢兒少參與「2021兒少生活樣貌調查」;由「兒少健康/營養需求」、「教育/多元發展需求」與「安全需求」三大面向,深入瞭解弱勢兒少生活所面對的景況。調查發現,花蓮弱勢兒少對助學需求、數位資源最需要!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助學分享會中,邀請阿美族自立青年施亞瑟分享自身生命歷程,從當初怨天尤人,到如今可侃侃而談過往,畢業後唯一目標加入展望會成為社工,回鄉服務曾經跟他一樣掙扎的孩子們。展望會透過捐款人匯集的愛心,預計在花蓮地區,發放助學金約2800萬,目前花蓮助學缺口151萬,邀請社會大眾與展望會攜手陪伴弱勢兒少上學路!

2021兒少生活樣貌調查結果指出,花蓮縣弱勢兒少早餐未吃比例較高,餐食不穩定情況,於寒暑假期間更甚於平日開學期間。兒少家中普遍學習資源不足,特別是數位資源的缺乏;根據調查報告指出,高達89.8%兒少家中沒有寬頻網路(WIFI)、56.5%家中沒有安靜讀書空間、48.4%家中沒有個人可使用的電腦/手機/平板。

▲台灣世界展望會自立青年施亞瑟社分享個人生命歷程。

據統計,24%國中以上兒少畢業後,選擇不繼續升學,原因是考量家庭經濟因素,想先出社會累積經驗。針對兒少需要教育資源支持的調查項目裡,64.6%國小以上兒少需要學費補助,40.5%需要學用品補助,因此台灣世界展望會在每年學期開始前,提供助學金發放,有效協助弱勢家庭兒少的急迫需要。

從小受台灣世界展望會幫助的阿美族社工施亞瑟,父親很小就不在,母親靠著做水泥、板模零工,拉拔他和妹妹長大;因積勞成疾且工作環境不佳,母親肺部整個纖維化被石灰包住,最後只能靠氧氣機維持生命機能。母親離世後,亞瑟和妹妹原本要被送到機構安置,身體不好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阿姨不忍心,請阿姨們將他和妹妹分別接去照顧。照顧他的阿姨生活環境也很辛苦,亞瑟總想著小時候阿姨照顧他,現在他長大了,換他來照顧阿姨。

亞瑟說:『失去母親,從小輾轉不同家庭寄人籬下,雖然生活和經濟上有很多的困難,但也得到家人和社工老師關懷。曾經怨天怨地,覺得沒有誰可以依靠,只有自己。大學開學時,看到同學有家人陪伴,幫忙搬行李,對從來沒去過外地,沒有自己坐過這麼遠的火車,只有簡單行囊的我,既自卑又擔心。我印象很深刻,知道同學家人年節會打電話關心,也會假裝我媽有打電話來關心我,其實我媽早就走了。我總是埋怨人生不公,直到有次同學話語,讓我開始轉念,同學說:「每個人都會碰到,只是時間早晚。」畢業後,唯一目標是回到花蓮,加入台灣世界展望會擔任社工,從小受到很多的照顧和關懷,如今走過荊棘,盼望用自身的生命成長歷程,陪伴跟我有相同背景的弱勢家庭孩子,我懂孩子們面對的困難,理解他們在想什麼。』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展望會東區辦事處蕭文榮處長分享花蓮兒少生活樣貌調查報告,並呼籲支持助學行動。

就讀國小四年級的小熙,喜歡畫畫和英文,在家會幫忙做家事,未來想成為模特兒。小熙妹妹學習遲緩,理解力較差,目前正在接受早療服務。母親從事美容美髮業,因疫情期間無法工作,收入受到影響,展望會提供的助學金,讓小熙能夠預備上學所需的學用品。

即將上台北念大一的小蕭,從小和阿公阿嬤相依為命,家裡生活環境不好,很擔心無法負擔台北念書的消費,已經有心理準備要在課餘時間打工,賺取生活費、房租、學雜費用;有了展望會的助學金,可以減輕小蕭的壓力,也讓他更有勇氣面對未來生活的挑戰

台灣世界展望會東區辦事處蕭文榮處長表示:「藉由花蓮兒少生活樣貌調查報告,我們看到在不同年齡層的弱勢兒童與青少年面對的問題,有不同的差異和需要。透過調查,我們知道花蓮孩子在數位設備及助學金的需求最緊要,因此提供數位學習設備及助學金發放,解決這些問題。目前花蓮助學金尚有151萬的缺口,盼望邀請社會大眾一起加入助學行動的行列,陪伴孩子的上學路。

►腦公!你不可以賴帳喔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