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9成學生想要「延後上課時間」 求加碼廢除朝會活動

▲▼110學年度大學指考受疫情影響延期舉辦,在經過三天測驗後於今天畫下句點。成淵高中考場的考生,在考完步出考場時開心的跟同學擁抱在一起。(圖/記者湯興漢攝)

▲青民協調查,9成學生認為上課時間「有必要延後」。(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許展溢/台北報導

中小學上課「時間太長」多年來時常被討論,甚至會跟國外做比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有一提案為「國高中上課時間改為9:30到5:00」,多達10296人附議,教育部明天(19日)將召開首場線上公聽會,在這之前,台灣青年民主協會公布調查,有9成的人認為「有必要」延後上學時間、廢除朝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教育部舉辦的線上公聽會會在8月19日、24日舉行,每場次邀100位民眾進行參加,已經有很多家長和相關團體登記參加。對於這項提案,台灣青年民主協會上週串聯民間團體、學生團體發起線上調查,針對是否支持「延後上學時間」及「高中早自習法規落實情形」兩個面向進行意見蒐集。

青民協說明,3天內,共有 4024 人參與調查,其中高中生佔 63.7%,國中小學生佔 26.1%,大學以上學生佔 5.6% 、學生家長佔 3.3%,所有調查參與者中有 87.8% 認為目前上學時間過早,有延後上學的必要,而針對三種延後方案包含「延後到 9:30」、「延後到 8:30 到 9:30 間」、「全面開放早自習自由參與」三項支持度接近。

其實2016 年,就曾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目前台灣高中生普遍睡眠不足,高中生上學時間應延遲」,也順利通過附議門檻。教育部曾召開超過1-次會議,訂定「教育部主管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在校作息時間規劃注意事項」。其中規定每週的兩節早自習時間,應開放由學生自由選擇參與,也就是說學生有2天可以8點到校。此外,早自習缺席也不得記警告、開愛校。

▲教育部將召開線上公聽會討論延後上學。(圖/記者崔至雲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青民協在這次調查中,共計有 45.8% 的學校未開放至少2天8點到校,其中教育部主管的公私立高中則是有 36% 仍未開放。此外,共計有 76% 的學校,對於早自習未到的學生仍會記警告或處以愛校(勞動)服務,這也不符合教育部現行法規要求。

對於是否有延後上學必要,青民協調查中共有 87.8% 認為目前上學時間有延後必要,進一步分析不同身分別,高中以下學生認為有延後必要的比例最高達 88%,其次為老師 86%、家長 85%,比例最低的為大學生,但也有 76% 認為有延後必要,顯見目前上學時間,對於各年齡層而言,皆認為太早。

青民協指出,調查中還發現有學生認為國公、私立學校上學時間應一致,避免一國多制情形產生、校方應確保早到學生到校安全,以及廢除效益低的朝會活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青民協認為,本次連署人希望將上學時間延後至 9 點 30 分,但以目前課綱設計,以及教學現場的情形,老師要在目前的正課時間將課綱內容上完,都有相當程度困難,必須透過借課、第八節等違法的方式來趕進度,在課綱、考招制度未調整的前提下,要將上學時間延後到九點半,對於教學現場而言相對困難。

青民協建議教育部,要延後上課時間的第一步可以先從「早自習全面讓學生自由參與」出發,在 2016 年教育部新訂的早自習規範中,規定高中2天可以不用早自習、8點再到校,且早自習未到,也不能列入出缺席、不能記警告、罰愛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