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疫情期間出生」嬰幼兒智商較低! 關鍵原因曝光

▲▼玻利維亞,新冠肺炎,出生,嬰兒,新生兒。(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研究發現,疫情期間出生的嬰幼兒出現智商較低的傾向。(示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吳美依/編譯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疫情期間出生的嬰幼兒出現智商(IQ)較低的傾向,語言、運動及整體認知能力的表現皆顯著下降。布朗大學小兒科副教授德尼(Sean Deoni)認為,這是因為孩子們的生活環境缺乏外在刺激所致。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衛報》報導,在疫情爆發前10年,美國3個月至3歲孩童接受標準化IQ測驗,平均得分約在100分左右。但是,疫情期間出生孩童的分數竟暴跌至78分,而且若來自社經地位較差的家庭,表現更差。

在本研究中,羅德島州的672名兒童參與測驗,其中308人在2019年1月之前出生,176人在2019年1月至3月出生,188人在2020年7月後出生;他們大多都是白人,沒有早產兒,也沒有出現發育遲緩的現象。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這些數據都來自美國相對富裕的地區,因此學者們也擔心,資源較匱乏地區的情況可能更嚴重。

德尼表示,疫情也對嬰幼兒的生活造成巨大衝擊,因為企業、托兒所、學校、公園、遊樂場等場所都必須關閉,雙親也可能為了平衡在家辦公、全職照顧小孩的責任,備感壓力又疲憊不堪。他指出,孩童「原本可以得到的互動已經大幅減少」,最後導致在家裡接受刺激有限,也鮮少與外面世界互動的情況。

德尼以「蓋房子」為比喻表示,孩童出生後頭幾年,是奠定認知基礎的重要時期,「隨著孩童年齡增長,接受矯正的能力也會越來越低」。他坦言,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為長期影響,但分數跌幅實在太大,「除非是重大認知障礙,否則通常不會看到這樣的事情」。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宇宙人外信》:中英日韓四聲道,時事閒聊學單字★

SpotifyKKBOXSoundOn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