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藝術家槓當代館拖展 爆員工遭「甩鍋處分」淪另類余文

▲奧地利藝術家怒槓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駱麗真。(圖/翻攝當代藝術館官網、受訪者提供)

▲奧地利藝術家楊俊指控台北當代藝術館無故拖延展覽。(圖/翻攝當代藝術館官網)

記者曾俊豪/台北報導

旅居台灣的奧地利藝術家楊俊(Jun Yang)7月30日表示,自己的展覽《藝術家,合作者,他們的展覽與三個場域》當初無故被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駱麗真下令停展。雖然館方隨後澄清,是館員在沒有充分授權的情況下,越過上級所做出的決定,已祭出行政處分;但有知情者表示,館長駱麗真上任後,不認前館長的展覽,爆發爭議則找基層員工當替死鬼,儼然是另類「余文案」。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楊俊於1975年出生在中國,四歲時移居維也納,並於2007年移居台北,是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共同發起人之一,曾經參加光州雙年展、臺北雙年展、利物浦雙年展等展覽。他上月底在臉書發文,《藝術家,合作者,他們的展覽與三個場域》在兩年前就開始規劃,過程中,當代館更換館長,「在未經徵詢或協商的情況下,新/現任館長便取消了此展。」

 楊俊指出,展覽遭取消後,他選擇法律途徑維護權益,最終,台北市文化基金會以及當代館提出展期縮減等妥協方案,才讓展覽順利進行。沒想到,「美術館與新任館長屢次以行政優勢抵制、拖延這個計畫,用上了所有可能的官僚戰術讓籌備過程困難重重。」

楊俊提到,儘管如此,展覽仍在當代館承辦團隊努力下,順利籌辦,自己則把整個過程公開,最終以演講形式,說明展覽被取消的決策所牽涉的政治與權力遊戲,「駱館長未曾想過我會挑戰她,畢竟台北並沒有太多美術館及展覽機會,而且她身後有「城市」作為後盾;身為(台灣)藝術家或旅居藝術家,挑戰市立的美術館及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是自毀前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面對楊俊的指控,當代藝術館則透過新聞稿回應,「尊重藝術家的言論自由,但楊先生文中提及對於展覽執行過程之理解與實際情況有落差,本館深感遺憾,特此聲明立場並保留行使相關法律權益。 」

▲台北當地藝術館館長駱麗真。(圖/翻攝台北當代藝術館官網)

聲明提到,館長駱麗真是文基會遴選會議通過,於2019 年11月1日到任,新舊館長交接,被交付的展覽規劃並沒有包含楊俊的展覽,相關諮詢委員會會議紀錄也沒有看到展覽被列出,「駱館長遂以行政的適法性,按時程進行當代館二十週年的完整規劃。 」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聲明指出,新館長駱麗真就任之前,館員已經跟藝術家透過電子郵件討論展覽,並答應給予超出平常展覽的展出經費,才導致在沒有新館長充分授權下,讓藝術家楊俊認為有展出權利,「由於館員在處理本展之初,確有行政處理上的疏失, 故經本館行政調查後,做出行政處分。」

《ETtoday 新聞雲》就此事向知情者求證,知情者表示,新館長駱麗真上任時, 就已獲知有這項展覽,但因為與前館長「口頭交接」時,前館長沒有提到,所以不認為有這個展覽。

至於聲明中所提及,爭議是員工未獲充分授權、單方面行政疏失所致。他提到,當代藝術館的回應,顯然是拿新的規定去檢視館員過去做的事,「認定館員有行政疏失,是被安插罪名,不但讓基層員工成為無辜的犧牲者,儼然就是幫長官扛罪,這是當地藝術館的『余文案』。」

▲台北當代藝術館針對事件做出回應。(圖/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