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課浪費時間?台大學生一面倒支持廢必修 學生會將提案

▲▼高教專題搭配示意照。高教崩壞、高教、大學校園、大學生、高等教育、台大、台大校門(圖/記者季相儒攝)

▲台大學生會擬提案廢除「國文課必修」。(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

上國文課浪費時間?台大學生會準備提案廢除國文必修。學生會不諱言,此案已討論一段時間且「風向一面倒」,建議讓有興趣的學生自行選修或改為通識。校方回應,可能舉辦公聽會討論「去留」。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文是許多大學一年級必修課程,但近年陸續掀起改革聲浪。台大學生會指出,大學國文將非系所專業的課程變成獲得學位的必要條件,且不若通識課程有八大領域可選擇,不尊重學生生涯發展的多元可能,違背當今鼓勵彈性學習的高教趨勢和本校提倡「未來大學」的教務改革方向。

台大政治系二年學生、學生會公關部長林育萱說明,這個議案其實已經討論兩年了,台大學生交流板也發現「風向一面倒的」有很多學生支持這樣的提案,認為國文課很浪費時間,不應成為必修。

林育萱說,各學門對專業性學術寫作的典範要求皆不相同,應由各系依照需求自行研發或與寫作教學中心合開各系專業寫作專班,以系所專業判斷決定該類課程是否列為「系定必修」,而非全校一體適用的共同必修。

林育萱依照這學期的國文課程設計編排說明,僅40%同學能夠修讀現代文學,與此相對,卻又有約31%的同學必須修讀先秦思想,這樣的課程設計編排顯非意圖回應現代議論寫作的需求。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大學生希望廢除國文必修課程。(圖/讀者提供)

因此,台大學生會建議,可將大學國文的寫作類型課程與寫作教學中心的課程整合,讓有意願精進文字能力的學生自由選修,更能帶給學生學術上需具備的議論寫作能力。

另外,劉姓學生反對廢除必修,他認為,其實很多課都是值得修的,國文也是。「對我來說國文課的意義不是詩詞、小說,而是學會用用最直接、最普遍的語言和這個社會溝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劉姓學生說,或許有學生覺得「都讀到大學了難道還不會中文」,他認為,「不是這樣子的」,學生在國高中花費了很多時間在修辭、在文言文、在渲染寫作的技巧,但學術的溝通則著重在明確、有效,如果站在國高中的角度看國文必修,當然會產生沒那個必要的判斷。

劉姓學生認為,一段新的對話、一種新的語言才要從大學開始學起,不但要利用國文交換所觀所感,國文也是向人抒發心情最直接、最簡單的工具。

對此,台大教務長丁詩同說,「其實國文課在我們學校很受歡迎」,校方也已收到正反聲音,未來需要長時間的研擬,而共同必修課程的設置,其實不會馬上就會有結果,後天的會議是第一次討論,會針對課程的內容,討論改善方法,但結果不會當天就知道,未來可能還會辦公聽會討論國文課到底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