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刷BUG盜領「泰達、乙太幣」撈2500萬 工作室一夥認罪獲交保

▲▼盜領泰達幣案集團成員賴俊宏。(圖/記者劉昌松攝)

▲由蔡男創立的虛擬幣工作室一夥,藉偶然發現的BUG盜領虛擬幣,檢方26日依詐欺、洗錢等罪起訴。(圖,資料照/記者劉昌松攝)

記者羅志華/台北報導

男子蔡宗霖成立虛擬貨幣投資工作室,旗下一名陳姓員工偶然發現,在同個帳戶「確認、取消」後,可得到額外虛擬幣的BUG,一夥人藉此反覆操作,不法獲取30萬顆泰達幣及217顆乙太幣,市值約2500萬元,檢方依詐欺、洗錢等罪起訴9人,北院裁定蔡宗霖30萬元交保、另4名在押共犯各以數萬元交保,其中1名陳姓共犯無保飭回,6人皆限制住居。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泰達幣(USDT)因與美金兌換1:1,穩定度極高,在虛擬貨幣市場有很高的投資族群,而乙太幣(ETH)近年在市場流動率高,每顆一度漲破4000美元,現在還有2000多美元,被認為可能取代比特幣(BTC)成為最熱門的虛擬貨幣。

檢調查出,蔡宗霖自行開設虛擬貨幣交易工作室,工作室員工陳俊宇、李思慧夫妻在2020年11月間,透過幣託公司(BITOPRO)的交易平台,要把投資的泰達幣轉成新台幣匯到實體銀行時,不小心用2個手機先後按下「確認」、「取消」,結果發現,實體銀行有入帳,而虛擬帳戶內的金額沒有減少。

陳俊宏和李思慧意外賺到70多萬元後,沒有把溢領金額歸還幣託公司,反而告訴老闆蔡宗霖,蔡也依樣畫葫蘆,測試發現,不只是兌換新台幣,連虛擬貨幣之間的轉帳作業,也有同樣的bug。

蔡宗霖等人就在2020年11月11日晚上會合,聯手使用多支手機,短時間內密集重複操作泰達幣交易,撈到近30萬顆泰達幣,達到單日交易上限後,用相同手法操作賺到217顆乙太幣後,為免東窗事發,還約好遭查獲時的說詞,並分配兌現後的分贓方式、丟棄用來犯罪的手機,但因幣託公司發現特定帳戶交易異常而提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幾名成員大都認罪,發現BUG的陳俊宇交代了整個討論的過程,提到如何取得人頭帳戶、手機門號,並以分期付款方式控制共犯,防止有人洩漏風聲遭逮,北院遠距訊問後,裁定6人交保、或無保飭回限制住居,並不得與相關共犯接觸討論案情。

我沒有遲到,是時間遲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