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剩食新風潮!教您2招減少食物浪費 醜蔬果、剩食重生變美味

台北畫刊5月號(圖/翻攝自《臺北旅遊網》網站)

▲減少食物浪費是大眾需正視的議題,近年也有關於「惜食」理念的推廣,在台北更掀起了剩食新風潮。(圖/《台北畫刊》第640期提供)

消費中心/台北報導

為避免食材過剩,超商、大賣場或餐廳近來紛紛推廣「惜食」理念,呼籲消費大眾一起珍惜食物之外,有的更和民間社福團體合作,將還能吃的即期食品捐出去,讓有需要的人能夠溫飽,也減少浪費。要解決食物吃不完,最後當作廚餘被丟掉的下場,從日常飲食落實環境教育很重要,在台北就掀起了剩食新風潮,越來越多店家開始投入讓剩食和醜蔬果重生變成美味餐點,《台北畫刊》5月號也點出改善食物浪費的2大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聯合國環境署所發布的最新《糧食浪費指數報告》顯示,全球每年有近10億噸食物遭到浪費,其中有3分之1因為外觀受損不佳而被丟棄,也讓食物浪費成為現今極需正視的議題。

讓惜食變成一種生活習慣,《台北畫刊》5月號分享改善食物浪費從日常做起,第一步是「分配共享」,斟酌各人用量和食量適量採購,無法長期存放的生鮮食材,可以先分享給親朋好友認購;第二步則是「加值重生」,透過再加工創造食物價值,舉例來說,吃不完的水果可透過乾燥或糖漬,再製成果乾或果醬,另外也可發揮料理創意,例如將豆腐包入高麗菜中捲起,再淋上番茄醬汁,挑戰把剩食變化出不同菜色,也可以從中找到樂趣。

為了延續續食精神,台北有越來越多店家如「大樹下健康餐飲」、「呷米蔬食」,紛紛投入為剩食和醜蔬果找到再利用的價值,「書屋花甲」更是把收到的捐贈食材,部分作為店內當週限定菜色,部分作為共餐服務,提供給「南機場樂活園地」長者,讓食的善意在鄰里間擴散,也用實際行動一起惜食。

▲▼剩食和醜蔬果不要急著丟掉,用創意再「加工」,也可以變成美味料理。(圖/《台北畫刊》第640期提供)

要把剩餘食材變成美味料理其實不難,書屋花甲店長方億傑特別傳授了兩道下午茶餐點,分別是美味的「續食鹹派」及英國經典的家常甜點「麵包布丁」。剩食手作料理過程簡單,零下廚經驗的人也好上手,可說是新手不敗食譜,也很適合親子一起動手做,輕鬆銷掉餐桌「庫存」,詳細食譜請看 ►《台北畫刊》5月號看更多台北剩食新風潮

(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廣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