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情懷《望春風》傳唱80年 特展將展出創作者手稿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十七、八歲未出嫁,見到少年家…」悠揚的歌聲唱出少女對於愛情的憧憬,閩南語經典老歌《望春風》傳唱至今已80年,更被錄製發行超過60個版本,而當年的創作手稿,至今依舊保存完整,透過台北市文化局主辦的「望春風」紀念特展,將重現在世人眼前。

台北市文化局22日上午在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籌備處舉辦《望春風》傳唱80年紀念特展,活動將展至7月21日,現場展出10餘個發行版本的原件,以及李臨秋在1933年創作的手稿等珍貴文獻,更邀請98歲的劉春香以及台北第三高女校友聯誼會等成員到場演唱《望春風》。

▼ 台北市文化局在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籌備處舉辦《望春風》傳唱80年紀念特展,活動將展至7月21日。(圖/民眾徐偉傑提供授權《ETtoday東森新聞雲》使用)

文化局指出,《望春風》這首歌由李臨秋與鄧雨賢分別寫下詞、曲,為情竇初開的少女而寫,藉此「向世上男子告白」,而當初李臨秋的作詞動機,不只是替情竇初開、身受傳統禮教的少女發聲,更有著替藝術家打氣的深層意念,而《望春風》在1938年日治時期重新譜詞,伴以軍隊管樂和剛強的男聲,歌名改為《大地在召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鄧雨賢的孫子鄧泰超表示,鄧雨賢為音樂人懂得許多樂器,最常使用的是吉他。鄧雨賢是客家人,為什麼創作台語歌曲呢?他解釋說,鄧雨賢出生在漢學世家的後代,對於台語並不陌生,他的漢學基礎相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