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吃18個月鳳梨才能消化中國封殺」 馬文君憂:熱情能持續多久

▲▼鳳梨 鳳梨相關產品 鳳梨酥 鳳梨乾 鳳梨汁。(圖/記者屠惠剛攝)

▲鳳梨。(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蕭羽耘/台北報導

中國以檢出多種介殼蟲為由封殺台灣鳳梨,許多人響應挺果農運動,但國民黨立委馬文君擔憂,鳳梨熟成需要18個月,農民就算從現在開始減種,也要一年半之後,才能完全消化原本輸出中國大陸的產量,而全民吃鳳梨的熱情能持續多久?。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馬文君在臉書指出,挺農民、吃鳳梨蔚為風潮,原本將銷往中國大陸的5萬噸,幾乎都已成功轉售,但還是必須負責任地說,這恐怕只是「治標不治本」。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銷往中國大陸的鳳梨約5萬公噸,其中30%來自屏東,14%來自高雄,14%來自台南,13%來自嘉義,南投則排名第5,也有12%。但因為氣候因素,產期各有不同,熱帶的高屏鳳梨,2月就能出貨,3月起輪到雲嘉南,南投則從5月開始出貨。

馬文君不禁提問,全民吃鳳梨的熱情能持續多久?風潮一過該怎麼辦?鳳梨熟成需要18個月,就算農民從現在開始因應變局減種,也要一年半之後,才能完全消化原本輸出中國大陸的產量。

她認為,與其呼籲民眾狂吃18個月,「轉單」才是正解,但民進黨能否面對現實?事實上,台灣許多農產品,尤其是鳳梨,都在中國大陸海關享有快速通關禮遇,就算轉單成功,增加的運輸與保鮮成本可能吃光農民利潤。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鳳梨風暴的第一時間,馬文君指稱,行政院長蘇貞昌一度「逆風」定調,這不是政治問題,是檢疫問題,只是蔡總統與民進黨都瘋狂操作「中國打壓」,導致檢疫問題又變成敵我問題。

她表示,如果是檢疫問題,還可能可以透過事務性協商談判,如果是敵我問題,就只剩「漢賊不兩立」的堅壁清野,也請民進黨政府跟農民們攤牌,今天是鳳梨,明天是香蕉,後天可能是稻米,這就是「抗中保台」的戰損,請大家共體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