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黑我沒有關係...真理臺文館風波 張良澤「2件事拜託大家」

記者林悅/台南報導

已故文學家鍾肇政之子鍾延威在臉書披露,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創系主任、前麻豆校區台灣文學資料館長、名譽館長的張良澤,因校方2020年底無預警換鎖封閉麻豆校區台灣文學資料館,使張良澤被拒於門外,還被真理大學校長陳奇銘斥為「連學校職員都不是」,張良澤教授11日下午在台南細說分明。

▲張良澤教授,11日下午2時在文壇友人及真理大學台文系學生陪同聲援下,在台南市中西區台南公會堂階梯廣場,就此事細說分明。(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良澤教授下午2時在文壇友人及真理大學台文系學生陪同聲援下,在台南市中西區台南公會堂階梯廣場,就此事細說分明。張良澤強調大家可以批評他、抹黑他都沒有關係,但有2件事他想拜託大家,一是不要傷害「台灣文學」,二是不要傷害真理大學台文系。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良澤說,1997年真理大學創立台灣第一個台灣文學系,由他出任首任系主任,同年3月台灣文學資料館於淡水校區成立;2002年真理大學在台南麻豆買校地,興建大樓,在當時葉校長全力支持下,台灣文學資料館移往麻豆校區,除一直擴大台灣文學館規模外,許多友人,包括在日本、美國的友人都陸續將手中相關典藏台灣文學史料自費寄交給他典藏展示。

他大致將收藏台文史料區分「日據時期」及「戰後文獻」兩大類,設展示櫃、專書書櫃及書庫典藏。直到2009年他70歲屆齡退休,並由吳校長頒「名譽館長」證書給他,他開始當起台灣文學館的無薪義工,在葉、吳、林三位校長支持下,他出刊台灣文學評論雜誌,每年約百萬元預算,一辦就10多年,他幾乎以館為家,埋首於台灣文學相關文獻與史料的蒐集、整理與研究,守護資料館至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良澤表示,除了他的收藏,很多作家及作家後代也將先人手稿交給他,寄存於館內,使得館藏益豐,成為台灣各大學台文系所學生心目中的聖地,這些都是他人生輝煌的時代,但接下來他就很失意落寞。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良澤說,鍾延威要在臉書發文前有打電話給他,鍾說他忍不住了,他還一直叫鍾要忍下來,但鍾還是忍不住發文,鍾延威所言都是真的。今年1月5日上午10時,他要帶客人去參觀台灣文學資料館參觀時,發現該館鐵捲門拉下來打不開,他跑去辦公室向校方職員借鑰匙,職員說「換鎖了」,他們沒有保管匙,說要向麻豆校區的黃瓊恩處長借,職員也不給他黃處長電話,他幾經波折連絡到黃處長,黃處長說鑰匙在「上面」,她也沒有,這是他才覺悟到,如果要拿資料館鑰匙就是要跟陳校長拿,所以最後他也沒有找陳校長,這已是第二次換鎖。

他表示,校方第二次換鎖沒有預先通知,他與客人只好隨便找個階梯坐下來聊一聊,他向客人致歉,請客人回去;但重要地是他準備一個多月,要去中央大學演講的講稿還在資料館內,他十分著急打電話給黃處長,請她能開門讓他進去拿講稿就好,黃處長說等她回台南再處理,他只好回去等。1月8日有女導演找他,希望能看一些台文史料,他就帶對方去,再重複借鑰匙流程再跑一次,果然還是跟上次一樣,沒見到黃處長,也沒借到鑰匙。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良澤指出,他在台灣文學資料館工作,10年來當無薪義工,許多私人物品、文件、資料及手稿也都放在館內,即使應邀前往中央大學發表演講的講稿,全放在館內辦公室拿不出來,他只能憑著記憶上台。

張良澤教授表示,感謝台南市長黃偉哲及文化局長葉澤山及文化部長都對他表示關心感謝,但他已經「退出來!」,這個議題成為「公眾議題」,公眾議題就由公眾來解決,看怎樣做對此事最好,就這樣做。

▲台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代表黃偉哲市長到場表達對張良澤教授的關懷,並表示市府會協助處理。

台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有關張老師的史料、他人所有史料及部分已登記校方所有的部分產權史料,未來張老師會釐清,台南市政府對此事十分關心,文化資產是研究台灣文史重要的資料,台南市政府有找到空間,未來會與張老師配合,作進一步研究發表。

張良澤最後說,教育部潘部長1月10日有打電話給他,表示教育部會出面協調此事,真理大學黃處長10日晚上也代表校長帶3個禮盒及一個信封到他家,信封裡有2把鑰匙託他的家人轉交給他,他決定禮盒、鑰匙全部退還給校方,他不當「名譽館長」了。

據了解,張良澤教授在白色恐怖時,被國民黨列入黑名單而流亡日本14年期間,他都全心全力投入蒐集、挖掘台灣文學史料,蕩盡積蓄,在這條艱困的道路如苦行僧般踽踽獨行,歷時半世紀而不曾後悔。鍾延威表示,其父鍾肇政便曾不止一次讚譽良澤教授是台灣文學史料收藏第一人,對建構台灣文學的功勞無人能出其右,此次鍾延威PO文後,引起各界相當大的迴響,也對台灣文學史料有進一步重視與反思。

清新綠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