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散發「三星芒紋」像極了賓士車 專家揭千奇百怪植物型態

▲▼特生中心美麗的紋飾孢粉的雕紋。(圖/農委會特生中心提供、許再文攝)

▲高雄卷柏的大孢子近球形,表面為三星芒。(圖/農委會特生中心提供、許再文攝)

記者許展溢/台北報導

台灣植物種類豐富,研究調查是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主要任務之一。中心表示,研究人員20幾年來在台灣山林野外四處採集分類,除了植株形態、葉序與花果外,孢子或花粉亦是分類的重要特徵。所有植物在它們的生命過程中,都會產生孢子或花粉,兩者合稱孢粉,孢子植物(蕨類植物)會產生各種孢子,種子植物(裸子與被子植物)開花時會產生各式各樣的花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特生中心說明,花粉除具有雄性生殖細胞外,也含有多類的蛋白質、醣類、脂肪、維生素、胺基酸等亦是非常營養而豐富的食物。孢粉在生命的繁衍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形態特徵更具遺傳穩定性,不會受環境變化而影響,不僅在植物系統、分類與演化上提供重要訊息,並可對古植物學、植物地理、農學甚至是社會人文做出貢獻。

▲種子植物花粉形狀與表面紋飾具多樣性。(圖/農委會特生中心提供、許再文攝)

特生中心指出,早期觀察研究孢子與花粉主要利用光學顯微鏡,20世紀中期開始使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孢粉,為了解台灣地區植物孢粉的多樣性,中心近年來開始使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孢粉,所得圖像立體感強,可清晰地觀察、研究與拍照,也看到孢粉表面有些光滑,有些粗糙,表面紋飾則有刺狀、穴狀、網狀、條紋型等等,表面紋飾,孢粉型態、溝孔與紋飾也是物種分類群的重要依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特別的是,特生中心提到,植物孢粉的形態真是千奇百怪,如高雄卷柏的大孢子表面有三星芒紋飾像賓士車的商標;有些裸子植物的花粉具有氣囊,可以幫助將花粉飄散至遠方;具備雙氣囊的有松科的松屬、冷杉屬與雲杉屬;而單氣囊的有鐵杉屬。至於柏科的肖楠屬與柏屬則花粉呈球形,壁薄易變形。

▲種子植物花粉形狀與表面紋飾具多樣性。(圖/農委會特生中心提供、許再文攝)

特生中心表示,被子植物的花粉大多為單生,以橢圓球形、球形較多,花粉為單溝的種類如單子葉的椰子科。有些種類的花粉採合作策略,會有幾個到多個花粉合生聚集,諸如含羞草的花粉非常小,就有4個合生;而相思樹的花粉更有12個合生;蘭科的花粉則多數合生;而夾竹桃科的蘿摩亞科花粉結成花粉塊已分不清誰是誰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