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饗四川/「動茲動茲」跳熱舞 川北皮影戲「舞刀弄馬」靈魂出演

記者魏有德/四川閬中報導

隨著節奏明快的鑼鼓聲及川劇唱腔,赤紅臉的關公騎著赤兔馬提刀亮相,眾人熟知的「千里走單騎」三國故事透過皮影戲呈現。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川北皮影戲偶有著立體配飾,包括鬍鬚、衣冠等,都是可活動的,賦予戲偶靈魂和生命力。

▲王曉彬是川北王皮影藝術團第八代傳人。(圖/記者魏有德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川北王皮影是由王家人一脈相傳,第八代傳人王曉彬表示,戲偶的翻身、走路都得靠手中的三支棍子操作,「右手是主棍也是命棍,賦予戲偶生命力,另外兩支副棍則是操作細部動作,從捋鬚、整冠到扣帶的亮相動作,或是思考時雙手背負身後、撓頭等,都需要精準的掌控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讓觀眾上台體驗皮影戲偶跳熱舞,增加民眾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圖/記者魏有德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皮影的根據地四川閬中是三國時期張飛屯兵之處,也是張飛殞命之地,因此,當地也將張飛的鄉野故事轉化為戲曲流傳。《張飛審瓜》是描述張飛斷案的過程,顛覆一般人對張飛大老粗的外在形象,透過皮影戲的表演,輕鬆詼諧的故事鋪陳,加上戲偶活靈活現的肢體動作,成為王皮影的招牌劇目之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川北皮影戲偶雕刻細膩,飄逸鬍鬚等立體元素獨樹一格。(圖/記者魏有德攝)

王曉彬提到,川北皮影戲與其他地區的皮影戲不盡相同,從戲偶雕刻加入立體元素到圓潤光滑貼近現代人的臉部造型都是代代傳承演進的成果。近年,王皮影也嘗試讓戲偶跳熱舞,一方面可以再劇目中增加變化,也可以讓觀眾親自體驗,讓皮影戲與年輕人的距離更接近。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皮影戲也能靈動的詮釋關公千里走單騎的故事。(圖/記者魏有德攝)

川北王皮影結合雕刻及表演藝術,於2008年列為大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拓展項目之一。王曉彬強調,皮影戲在操作上並不困難,只要把握住訣竅,將戲偶平貼於布幕上,人人都可以嘗試,「王皮影經歷八代傳承,希望透過演出,讓更多現代人體會傳統藝術的迷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