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民好奇「為什麼叫大陸妹?」揭2年前正名運動 農委會曝由來

賣菜,菜攤,蔬菜,青菜(圖/取自免費圖庫stocksnap)

▲採買青菜的時候,很常見得到大陸妹。(示意圖/stocksnap)

網搜小組/鄺郁庭報導

不管是到超市或大賣場採買,又或是到小吃攤、火鍋店用餐,「大陸妹」這種青菜一定很常見。就有一名網友在PTT的Gossiping板上問卦「大陸妹為什麼叫大陸妹?」好奇菜名由來,還大膽猜測是不是「以前台灣人買大陸的妹子,然後妹子帶來種的菜?」話題意外引發一陣討論。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位網友文中表示,「這個菜的名子(字)由來是什麼啊?為什麼叫大陸妹?」明明就「沒有大陸,也沒有妹」,好奇還是以前台灣人可能娶陸籍老婆,然後是女方帶來的一種菜,「那是不是要叫中國妹啊?有沒有八卦??」

貼文一出,就有人馬上吐槽跟大陸女生一點關係都沒有,「原本叫妹啊菜,然後大陸來的就變成大陸妹了」、「大陸茼蒿 的台語叫 大陸 mei a tsai 被外省叫成 大陸妹」、「萵苣啦!」

不過事實上,大陸妹應該不能叫大陸妹了,本站2018年11月就曾報導《叫「大陸妹」是歧視!農委會正名「福山萵苣」 網:那高麗菜..》,農委會當時在臉書粉絲團分享一張照片,大大的字寫著「正名運動」、「福山萵苣俗稱大陸A菜、劍菜、鵝仔菜、媚仔菜」、「請別再稱呼為大陸妹」。

▲「大陸妹」已經正名「福山萵苣」。(圖/取自農委會臉書粉絲團)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農委會指出,在台灣無論是到小吃攤或是火鍋店,都常看見福山萵苣的身影,滑順脆甜的口感深受台灣民眾喜愛,但這種蔬菜卻讓許多中國大陸民眾感到不滿,因為它在台灣長久以來被使用的俗名為「大陸妹」。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帶有歧視意味的名稱呢?農委會進一步解釋,台灣早期受歡迎的萵苣大多由大陸引進,「油麥茼蒿」(台語為麥仔菜)是交易量最大的一個品種,剛好當時有許多中國大陸外籍配偶來台,所以才會有大陸妹一詞誕生,一直這樣沿用了數十年。

但當時的正名運動卻引來網友質疑,畢竟台灣人習慣用語是因為大陸來的媚仔菜,所以才會稱為大陸媚。也有網友問道,「所以高麗菜也要來正名一下嗎?」還有網友則笑說,「『福山萵苣』 一盤沒人聽得懂啦!叫『福山雅治』大家才會搶著吃!」「請因應公投,要叫做中華台北福山萵苣。」「北中南福山雅治站出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