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揭「水涼墊」毒塑膠做的!坐躺沾黏塑化劑...環境賀爾蒙暴露風險增加

▲▼ 床墊示意圖。(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看守台灣協會表示,若床墊表皮添加塑化劑,睡在床上的人會沾黏在皮膚上,增加環境賀爾蒙暴露風險。(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許展溢/台北報導

天氣炎熱,不少人會買涼墊鋪,希望溫度下降幫助睡眠,不過,看守台灣協會在網路上搜尋各種「水涼墊」產品發現,號稱注水後可以降溫5至7度的各種坐墊和床墊,表皮都是PVC(聚氯乙烯)製成,有添加塑化劑疑慮,恐讓天天睡在床上的人會沾黏在皮膚上,增加環境賀爾蒙暴露風險。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向《ETtoday新聞雲》提到,協會同事因天氣熱想買水涼墊,一查大部分都是被稱為「毒塑膠」PVC做的,雖然也看到有其他材質,但是否跟有加水的散熱效果一樣好,還要觀望,主要是這種軟質的產品加了一堆塑化劑,假設屁股坐上去一直黏著擔憂有一定風險,且壞掉燒掉也會燒出戴奧辛。

協會進一步指出,有些廠商會大肆廣告PVC是「醫療床墊用品級材料」,耐磨耐汙柔軟好收納,只強調使用端好處,卻沒向消費者揭露,PVC塑料從製造到廢棄都有很大問題,特別因為PVC是唯一含氯的泛用塑膠,這些床墊、坐墊廢棄後如果進焚化爐,除燒出戴奧辛,床墊有衛生顧慮,廢棄後也很難再回收使用。

協會質疑,此外,廠商並沒保證此PVC外皮涼墊在製程中未添加塑化劑,一般來說,要製造軟質PVC一定會添加某種塑化劑,這也是其他材質的塑膠可以避免的。如果床墊表皮添加了塑化劑,那天天睡在床上的人勢必會沾黏在皮膚上,增加環境賀爾蒙暴露風險,究竟為何要選用這種材質來製作涼墊。

▲看守台灣協會質疑,廠商並沒保證此PVC外皮涼墊在製程中未添加塑化劑。(示意圖/記者嚴云岑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協會提到,仔細搜尋網路上有的產品,發現只要需要「注水」的涼墊,表皮幾乎都是PVC,找不到替代材質。不過如果尋找可以製造「涼感」的床坐墊,倒是有其他選擇,例如用矽膠做的厚坐墊,其降溫原理不是透過水,而是透過坐墊上蜂窩狀的孔洞設計,達到透氣效果。另外還有用紗絲布料包覆乳膠做的床墊,透過絲質表面吸濕和蜂窩狀網孔散熱,讓睡覺的人覺得涼快,只是價格可能要稍高一些,但也不知道乳膠或「冰絲」這些材質製造的涼感效果是不是比PVC水墊更好。

至於替代材質效果?謝和霖強調,替代材質對環境的影響應該都比PVC小,但對使用上,如保鮮膜比較黏的原因就是都用塑化劑,材質為PE(聚乙烯)較不黏,但沒塑化劑,選擇上能做的就是,買任何東西前考慮有無「必要性」,是真需求還是假需求,有時不見得要買,也能藉由各種方式達到同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