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危機應付飛彈激怒大陸 李登輝:18套劇本是要人民安心投票

李登輝出席台灣之友會。李登輝,黃國昌,林飛帆(圖/記者張一中攝)

▲前總統李登輝。(圖/ETtoday資料照,下同)

記者徐政璿/綜合報導

1995年7月21日凌晨,大陸解放軍朝台灣基隆發射東風15型短程彈道飛彈,差點就引爆台海戰爭;不過,當時的總統李登輝表現出一付老神在在的樣子,以一句「你有槍砲、飛彈,我有18套劇本應付」回嗆,不但成功安撫民心,也化為一段令人津津樂道的歷史故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995年台海飛彈危機時,大陸在東南地區部署的近、中程彈道飛彈約200多枚,當時如果有任何一方的情勢誤判,可能造成許多的人民傷亡,兩岸歷史也可能因此產生變化。

「共產黨在發射演習在外海,我跟大家講他是在作秀,他唬看看嘛!」,李登輝一副「沒有關係」的樣子,確實激怒大陸,在接下來的8月15日,時任總理江澤明在於東海進行飛彈和火炮等實彈演習;8月18日進行該年度第2次地下核子試爆,這一連串的軍事行動,逼美國出動駐紮在太平洋的航空母艦。

為了防止情勢升溫,美國在東南海部署了越戰以來最龐大的海軍艦隊,這也是近半世紀以來,美國對大陸第一次採取軍事威脅行動;在接下來選舉期間,李登輝也到處向民眾表示,「安心啦」、大陸所發射的飛彈沒有裝置會爆炸的彈頭(空包彈),因此根本不必害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後回憶起台海飛彈危機,李登輝還驕傲地向媒體表示,「江澤民打飛彈修理我,我告訴他,對不起,你的飛彈是假的,不是真的」,他還指出,當時行政院召開多次會議,提出各種因應策略,所謂的18套劇本,就是在國家安全會議決議之下,行政院召開團結人民、追求民主的會議,從1995年到1996年召開多達8次。

根據李登輝透露,當時考慮到遭受中國威脅時,可能發生的問題是民眾恐慌,進行擠兌,首先給予各銀行充分的存款準備金,讓銀行安心,民眾也不會擔憂。

李登輝那時候還說,為了避免股票市場受到干擾,設立2000億元的股市安定基金;再來是通知各國台灣航空安全區域,也就是所謂的「航空管制區」範圍,讓各國民航公司知道大陸飛彈可能經過的區域範圍;最後則是糧食貯備問題,當時下令相關單位貯存7個月份米糧。

李登輝也強調,領導者需要有勇氣,面臨危急存亡之秋,需擁有平靜的心,才不會動不動就被對方牽著鼻子走,當時的「18套劇本」就是要人民安心去投票,最後也證明嚇阻奏效,也讓自己成為台灣第一位民選總統。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登輝:
●1923年1月15日出生
●台北市(院轄市)第4任市長(1978年6月9日-1981年12月5日)
●台灣省第11任省主席(1981年12月5日-1984年5月20日)
●中華民國第7任副總統(1984年5月20日-1988年1月13日)
●國民黨第2任黨主席(1988年7月27日-2000年3月24日)
●中華民國第7(繼任)、8、9任總統(1988年1月13日-2000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