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熬夜追劇?醫揭「為何叫你早點睡」原因…下場全身爛光:恐提早失智

滑手機,阿宅,宅女,過年追劇,玩手遊。(圖/記者李佳蓉攝)

▲常熬夜追劇,小心各種疾病找上你。(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人生有1/3的時間都在睡覺,不僅讓身體獲得充分休息,這時的血壓會降低、呼吸變慢、肌肉放鬆,過程中體內仍有些機能活動著,以利維持正常運作。但隨著現代人工作繁忙或熬夜追劇、打電動,嚴重壓縮睡眠時間,甚至日夜顛倒,看在醫師眼裡超母湯。外科醫師陳榮堅透露「為什麼醫生和媽媽都叫你早點睡?」的原因,小心不睡傷全身。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每次看病時,醫生是否都叫你早點睡?外科醫師陳榮堅在《健康多1點》節目中為大家解答這句話的原因。人們在睡覺過程中,腦部會進行重整,近期有研究發現,不睡覺的老鼠出現疑似精神異常、行為異常,老是蜷縮在角落不動,或變得暴躁易怒。進一步研究老鼠腦中化學物質,包括神經突觸,發現有好好睡覺的老鼠,突觸會被產物代謝,而產物也會被清理掉。

陳榮堅以肌肉為例,在勞累工作及運動後產生肌肉痠痛,睡覺後肌肉獲得休息與循環,隔天痠痛感已舒緩許多。而大腦也一樣,必須透過休息的機制清除腦中廢物,「睡覺原來是必須要把腦神經廢物清理掉,不然可能造成腦部會提早失智,或是有人研究跟阿茲海默症一些東西有關。」

至於早上睡覺與晚上睡覺有何差別?陳榮堅解釋,一旦出現睡眠異常時,內分泌曲線也會跟著出錯,不論中醫或西醫理論,身體的內分泌包括腎上腺素、胰島素或與減重代謝有關的瘦素、胃泌素,分泌出的量並不會隨睡眠時間改變而有所延後或提前。因此沒睡好覺,易導致自律神經失調,打亂體內所有機制,「現在我的腎上腺覺得要工作了,結果你在睡覺,它到底要工作還是要睡?」

▲晚睡不僅影響大腦,就連內分泌也會大亂。(圖/截自《健康多1點》Youtube)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尤其本身患有慢性病的患者,情況更明顯!陳榮堅說,只要熬夜,隔天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狀況變得特別嚴重,糖尿病患者亦然。國外甚至有研究發現,患者因高血壓、心臟不適就醫,服藥後未見好轉,透過睡眠研究發現,有群患者睡眠品質紊亂,一旦經過調整,免服用任何藥物,「當你睡不好,腦神經、中樞神經容易有退化問題,內分泌很容易失調,內分泌疾病可能會產生,就是所謂慢性病,搞不好根源就只是沒睡好。」!

許多人喜歡熬夜追劇、打電動,趁著假日再好好補眠。陳榮堅呼籲千萬不要!隨便更動正確的睡眠頻率時,體內內分泌及神經系統對不上,年輕人很快與高血壓、糖尿病做好朋友。長期因缺乏睡眠、精神不濟狀況下,也會影響工作表現,甚至容易發生交通意外。

失眠者可能選用安眠藥、喝酒或是多運動的方式助眠。陳榮堅認為,在專科醫師評估下適度使用安眠藥並非壞事,但睡前喝酒,恐讓乙醇佔據體內代謝為乙醛,會刺激腦內中樞神經的運作,當你以為喝酒睡著,事實上腦部神經不斷被刺激,隔天醒來精神很差。因此他強調,喝酒幫助入睡是錯誤迷思,且酒精有致癌疑慮,千萬別用。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想靠運動讓自己疲累入睡嗎?陳榮堅解釋,若是在傍晚劇烈運動,幫助身體代謝多餘能量,提升夜間睡眠品質是可行的。但若在睡前劇烈運動,恐會刺激中樞神經,使其過度興奮,加上劇烈運動產生許多廢物需透過身體代謝,使其不眠不休的持續運作,反而睡得更差,因此想運動也得挑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