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加速研究「中國標準2035」 專家:爭取全球未來科技領導地位

▲博鰲開幕主打開放合作 習近平暗批川普:妄自尊大只能碰壁。(圖/視覺中國)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博鰲論壇。(圖/CFP)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近年積極研究「中國標準2035」,並正編制《國家標準化戰略綱要》,強調要加強參與國際標準治理。專家分析,「中國標準2035」是繼「中國製造2025」後一個雄心勃勃的15年計劃,將使中國在未來全球人工智能、電信網路以及數據流通等領域產生廣大影響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陸官方近日發布的《2020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明確提到,要以「中國標準2035」項目的研究成果,來編制《國家標準化戰略綱要》,提升標準化工作的戰略地位,強化標準化戰略與國際標準化戰略的互動對接,展開各類標準化人才的培訓,積極參與國際標準治理。

▼大陸積極發展5G通訊技術。

美國顧問公司地平線諮詢(Horizon Advisory) 聯合創辦人布魯耶爾(Emily de La Bruyere)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人類正進入一個由新技術體系及網路定義的世代,但這方面科技與領導者都尚未確立,使得中國有了決定的機會,也代表著一場全球權力的爭霸。」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布魯耶爾提到,深入了解「中國標準2035」會發現,除了推動國內標準的制定外,也強調必須建立「新一代資訊技術及生物技術標準系統」,並將重點放在開發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5G及人工智能的標準上,「這些都被視為未來的關鍵技術,將支撐關鍵基礎建設。」

▼人工智能(AI)也成為大陸重視的產業。

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研究員卡尼亞(Elsa Kania)也指出,制定標準並不容易,但卻對塑造未來技術的競爭格局有關鍵影響,這不只涉及商業後果,也能決定企業將來會否處於不利地位。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陸官方近日發布的《2020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明確提到,要以「中國標準2035」的研究成果,來編制《國家標準化戰略綱要》,提升標準化工作的戰略地位,展開各類標準化人才的培訓,積極參與國際標準治理。

「中國標準2035」讓許多人聯想到「中國製造2025」,並引起了西方國家的警覺,但要顛覆歐美在此領域的統治地位並不容易。信息技術產業(ITI)委員會亞洲政策高級主管威爾遜(Naomi Wilson)上月在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的一份書面證詞中提到,雖然有越來越多中國方面的介入,但並未產生過大的影響,也未使競爭模式偏向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