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發哨人」專訪狂被刪文 陸網友怒翻成「表情文」突破審查

▲▼新冠「發哨人」專訪狂被刪文 陸網友怒翻成「甲骨文」突破審查!。(圖/翻攝微信

▲艾芬「發哨人」的專訪(左)被各大平台封殺,網友翻譯成「表情符號文」版本。(圖/翻攝微信,下同。)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大陸《人物》雜誌日前刊登「發哨人」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的專訪文章,文章刊出後受到巨大關注,但也很快被各平台封殺刪文,引起大批大陸網友不滿,開始將文章「轉譯」成英文、拼音、盲文、表情符號、精靈語、克林貢語等版本,令文章能「突破審查」持續流傳。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艾芬去年12月30日率先拍下新冠病毒檢測報告,轉傳給其它醫師,讓新冠肺炎(當時被稱為不明原因肺炎)的消息能被外界得知,但後來卻導致「吹哨人」李文亮被指「散佈謠言」,艾芬自己也遭院方紀委約談,受到受「前所未有的、非常嚴厲的斥責」,被指為「謠言源頭」。

▼艾芬「發哨」後被醫院高層約談斥責,還被指為謠言源頭。(圖/翻攝《人物》)

艾芬在專訪中說出了「發哨」與「噤聲」的過程,受到廣大網友關注,文章也被大量轉發,但轉發潮持續沒多久,各大網路平台就開始封鎖、刪文,眾多被「噤聲」的網友相當不滿,開始將文章以複製、截圖、倒轉等能「規避審查」的方式繼續轉發。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些人認為截圖、倒轉等方式仍可能被「AI審查」,於是將文章「轉譯」成英文、日文、西夏文、拼音、火星文、表情符號,甚至還有盲文、摩斯密碼、《魔戒》精靈語、《星際迷航記》克林貢語,增加審查上的難度,讓文章能持續在網上流傳。這波「轉譯潮」不只令平台的封鎖、刪文手段「無效化」,反而進一步引起了網友們對文章的關注度。

大陸官媒《環球時報》的總編胡錫進也為此事發了微博評論,他認為,這不是什麼大事,就是表達不滿情緒的一種「網上行為藝術」,這樣的不滿情緒由來已久,它們總要通過一些契機和方式釋放出來,「中國互聯網輿論場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玩法』,這當中不斷有碰撞,磨合,希望這會是一個不斷促進官民溝通和社會理解的過程,當發生摩擦時,大家都多一些耐心、理解和包容,別把一些事情看得太重,給接下來的磨合多留一些空間。」

▼精靈語版本(左)、盲文版本(右)。

▼拼音版本(左)、甲骨文版本(右)。

延伸影音: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