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防疫自行烹煮成潮流 大陸生鮮電商7天賣4千萬項鮮食

▲▼盒馬鮮生是一家「生鮮食品超市+餐飲+電商+物流配送」多業態集合體。(圖/翻攝自阿里足跡)

▲盒馬鮮生是一家「生鮮食品超市+餐飲+電商+物流配送」多業態集合體。(圖/翻攝自阿里足跡)

實習記者施怡妏/綜合報導

武漢肺炎(新冠病毒,COVLD-19)疫情持續延燒,大陸許多人都待在家中防疫,因此消費行為也逐漸在改變。為了避免與人接觸,鮮食電商成為許多人解決「吃」方面的困擾,不單只有鮮食,整個食品電商都因為疫情的關係而收到大量的訂單,生意爆發式成長。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綜合陸媒報導,2019年鮮食店商的生意處於垮台邊緣,民眾很難習慣在網路上買菜,許多店面甚至面臨到關閉的狀況。但武漢肺炎爆發之後,許多人待在家中防疫,鮮食電商便成為了最方便的購買管道。大陸以阿里巴巴旗下「盒馬鮮生」,以及騰訊所支持的「每日優鮮」,為主要的兩大生鮮電商,在這波疫情紛紛都收到大筆訂單。

為了怕受到感染,許多人選擇自行在家中烹煮食物。每日優鮮表示,「新年期間線上訂單暴漲5倍,在7天內售出4,000萬項鮮食商品」。大陸電商京東也指出,「今年生鮮食品的銷售量是往年同期的3倍以上,總共銷售達1.5萬噸的鮮食商品。」

▲騰訊旗下的《每日優鮮》線上超市,包含水果蔬菜、海鮮肉類、牛奶零食等食品類。(圖/翻攝自每日優鮮官網)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阿里巴巴雖然沒有公開盒馬鮮生銷售的具體變化,但在一份聲明中提到,「線上訂單數大幅增長,因此增加北京、上海、廣州的蔬菜供應」。盒馬鮮生在春節期間並沒有歇業,這段時間成為他們業績成長的重要轉捩點。

諮詢機構AgencyChina的研究和戰略經理麥克.諾里斯(Michael Norris)表示,「農曆年前很多生鮮電商看起來處境危險,只能靠背後大金主的財力支持求生存,但現在,生鮮外送平台成為消費者眼中能夠降低感染風險的必需品。」

突然暴漲的訂單量使得電商無法因應,需要調派更多的人力來協助貨物的運送,而電商平台也強調會保障蔬果量充足,呼籲消費者「不盲目搶貨、囤貨」。同時也有人藉這波搶購熱潮哄抬價格,目前這些企業已被當地市場監管部門關注,並立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