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開發新冠肺炎檢測方式 22分鐘可知結果、準確率達96%

特約記者洪聖壹/綜合報導

自中國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NCP)爆發以來,世界各國接力大打防疫戰,其中怎麼樣能快速、準確判斷這個人是否確診也是各界關注的重點之一,現在中國深圳大學便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研發新的檢測方式,最快可以在22分鐘內知道結果,而且準確率達到96%。

深圳大學指出,這個試劑盒是他們和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以及深圳市天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合作研發,全名是「單人份2019新型冠狀病毒IgM和IgG抗體化學發光檢測試劑盒」,跟現在當地常用的核酸檢測使用的上呼吸道樣本採集核酸來檢驗的方式相比,這個試劑盒主要檢驗的是抗體。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該抗體樣本來自血清或者血漿樣本,由於一般血液樣本病毒低,可以大幅度降低醫護人員被感染的風險,並且可以省去實驗室檢疫時的複雜程序,減少檢疫時間。

經過深圳大學測試結果顯示,透過試劑盒最快22分鐘就可以檢查出結果。目前該試劑盒已經使用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研究中心)完成30例新冠病毒患者血液樣本檢測,初步臨床試驗結果顯示,發熱7-14天的病人血清、血漿樣本IgM臨床符合率高達96.6%(29/30)、IgG臨床符合率達96.6%(29/30)。

目前深圳大學研究人員也著手收集更多的臨床樣本,進行大規模驗證,相關試劑盒正在申請綠色通道,通過CFDA認證即可開放使用。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