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過要等4年才能再種 特別有感情的新園「芹菜管」…別的地方吃不到

▲屏東縣新園鄉農友郭坤朗種了30年的芹菜管,對它特別有感情            。(圖/記者陳崑福翻攝)

▲屏東縣新園鄉農友郭坤朗(右)種了30年的芹菜管,對它特別有感情,左邊是農糧署南區分署長姚志旺 。(圖/記者陳崑福翻攝)

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

屏東縣新園鄉特產除了花生、豆薯外,另外一種就是芹菜管! 芹菜管在餐廳吃得到,但在市場卻不常看到,由於它是冬季限量蔬菜,且是新園僅有,但種植面積從最早上百公頃,現在不到30公頃,能在這個季節吃到有感情的芹菜管,特別溫暖。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62歲的郭坤朗從年輕時務農,現在是村長,斷斷續續種芹菜管將近30年;他說,芹菜管有個特性,種過的地要隔4年以上才能再種,否則容易感染病毒,所以經常要異地而種,但地不好找,再加上種芹菜管很費工,每年約10月份種植,雖簡易施肥即能成長,但要架網繩固定每株芹菜管,保持挺直的芹菜管價錢才會高。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說,採收期幾乎每天清晨3點開始採收,把握採收的黃金期,趁著清晨露水尚未退去時品質最佳,不易老化也最鮮甜清脆,採收後經分級清洗,再打冰包裝送到市場銷售,賣完後再回來繼續採收。

這麼辛苦的工作,很多年輕人不願回來承接,但他還滿欣慰的,小兒子畢業後願意留在農村幫忙。但每年他都為找地種芹菜管傷透腦筋,今年比較幸運,找了4、5塊共2分多地,他分批種植分批收成,預計產期可到3月份。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農糧署南區分署長姚志旺特別推薦新園芹菜管,他說,芹菜分為細梗及粗梗,細梗為一般常見配菜調味,主產區在雲林,粗梗則可直接炒煮,主要種在新園,因為這裏的砂質土壤及氣候很適合芹菜管生長,就是俗稱的「芹菜管」,而管粗細價格也有差異,餐廳喜歡使用粗管,口感更清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園鄉農會主任李季珍表示,芹菜管富含高纖維可幫助消化,而且維生素含量很多,無論炒煮都適宜,最常見的料理佳餚用新園芹菜管更入味。

►周末超殺快閃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