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草寺雷門聞名天下 在1904年時卻是凱旋門模樣

東京淺草寺雷門。(圖/ETtoday資料照)

▲東京淺草寺雷門。(圖/ETtoday資料照)

文/李仁毅

摘自/《原來如此!日本名勝景點趣聞物語》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日本史書《吾妻鏡》紀載(吾妻指日本關東地區,鏡是以歷史為鑑之意,這三個字跟「我老婆的鏡子」真的一點關係也沒有),早在1181年就已經有淺草這個地名,當時的關東地區有一片非常廣大的平原,叫做武藏野,草長得又高又濃密,而在邊陲地區的草長得比較少了,沒那麼高了,也就是比較「淺」了,據說這就是淺草地名的由來。但要談東京都內最古老的寺院:淺草寺,我們就得將時光倒回將近一千四百年,從奈良時代之前的飛鳥時代談起。

西元628年3月18日的清晨,有一對名叫檜前濱成與檜前竹成的兄弟倆,正在宮戶川(今日東京的隅田川)撒網捕魚,當他們把漁網從河中拉上船時,忽然發現漁網中有一個小小的、僅有1寸8分高(約5.5公分)的小雕像,兄弟二人根本不知道這是啥玩意兒,抓起來就往河裡丟了;只是接下來,無論他們撒多少次網、換多少個地方,怎樣都抓不到半尾魚,而只是一直重複、重複、再重複地撈到這尊雕像,甚感不可思議的兄弟二人,就把雕像給帶回村裡,並向村裡富有學識的仕紳:土師真中知(一說為土師中知)求教。

土師真中知一看這個小雕像,唉呀!這不是聖觀音菩薩的尊像嗎?立刻命令村中童子以草結堂,供奉尊像,之後土師真中知更削髮出家,並將自宅改建為寺院,這就是淺草寺的起源。根據傳說,當檜前兄弟撈起雕像後,在一夜之間,當地冒出了上千棵松樹;三天後,一條金麟之龍從天而降,遁入松林裡消失無蹤,也因為有這樣的祥瑞之兆,之後淺草寺的山號(佛教寺院的稱號)就叫做金龍山,而這三個字就掛在知名的雷門上頭。

雷門的正式名稱為「風雷神門」,歷史上至少被燒毀了三次,上一次火災發生於江戶幕府最末期的慶應元年(西元1865年),之後歷經將近一百年,都只有替代性質的建築,甚至1904年日本在日俄戰爭獲得勝利時,還曾建了個西洋風的凱旋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960年重建的雷門, 則是來自松下電器(今日的Panasonic)創辦人松下幸之助的贊助。傳說當時松下幸之助正為關節痛所苦惱,淺草寺第24 代住持清水谷恭就代為向觀音菩薩祈願,之後幸之助奇蹟般地康復,因此幸之助就以個人的名義,贊助雷門的重建,也包含雷門最為知名的大燈籠。

寫著雷門二字的大燈籠,最早出現於1795年,現在的大燈籠高3.9公尺,直徑3.3公尺,總重量竟然達到700公斤!在大燈籠下方的化粧輪上,可以看到「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 松下幸之助」的銘板,雖然松下早在2008年已經將企業名改為 Panasonic,但在這兒則仍維持松下的名號。此外這個大燈籠在遇到颱風,或是淺草神社舉行三社祭、要讓神輿通過時,可是會往上摺疊收起來的喔。
 

★本圖、文經河景書房授權,摘自《原來如此!日本名勝景點趣聞物語》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