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於戰國時代!赤壁魚糕柔滑綿軟民眾「無糕不成席」

▲赤壁魚糕。(圖/讀者提供)

▲赤壁魚糕。(圖/讀者提供)

記者馬叔安/綜合報導

赤壁魚糕是湖北南部赤壁地區的特色菜餚,發源於戰國時代,以魚為主料,再輔以少量的淨豬肉和薑、蒜等佐料混合調和而成,以鮮嫩、柔滑、綿軟的獨特風味,成為當地一種極其地道的珍饈。魚糕在當地又稱「肉糕」,民眾素有「無糕不成席」之說。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民日報》曾介紹,製作赤壁魚糕第一步是把選好的鮮魚去鱗破肚,用利刃剁掉首尾,去其鰭翅,剔淨硬刺,刮下片片魚肉,放在清水。第二步是將其撈出瀝乾,與選好的淨豬肉和薑、蒜一起,剁成肉泥。

第三步是將肉泥移進木盆之中,放入適量的澱粉、精鹽和味精,用手著力打漿調和二至三個小時,使其充分均勻。第四步是將魚糕用文火慢慢蒸騰,趁熱將整個蒸籠一並卸下,將蛋黃塗抹在熱氣騰騰的魚糕表面,再用文火繼續蒸騰半個小時。第五步是待蒸熟的魚糕自然冷卻後,將其切塊拉條,然後裝盤入碗,再次放在蒸籠內蒸熱蒸透。

相傳戰國時楚都紀南城內有一家專門烹制鮮魚的酒店,一年夏天,店主購進許多鮮魚,客人少,剩魚多,眼看魚肉將腐,店主急中生智,做成魚糕。

魚糕經後人不斷改進,在用料和製作上,取肥大鮮魚去刺、漂洗,加以適量的豬板油或肥肉,剁成肉泥,再加蛋清、生粉及生薑等調料,拌勻後入籠蒸熟,即可食用,若配上肉丸、豬肚、豬腰、木耳、黃花裝碗更佳。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零毛孔美肌從這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