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芝澳洲龍蝦養殖場爆感染「螯蝦瘟」 新北動保處緊急啟動移動管制

▲ 三芝澳洲龍蝦爆感染「螯蝦瘟」 新北動保處緊急啟動移動管制。(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 三芝澳洲龍蝦養殖場爆感染「螯蝦瘟」,新北動保處緊急啟動移動管制。(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下同)

記者郭世賢/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芝區一名朱姓男子2019年11月26日飼養2萬多隻澳洲龍蝦,因發生蝦螯斷裂、不明原因陸續死亡,12月2日業主自行送淡水家畜衛生試驗所檢驗,12月5日畜衛所通報動保處該場確診為「螯蝦瘟」。由於螯蝦瘟疫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表列應通報疾病,動保處不敢大意,立即至該場進行移動管制、疫情調查及消毒作業,防範螯蝦瘟向外傳播,避免疫情擴散。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動保處表示,螯蝦瘟又稱為小龍蝦瘟疫,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表列應通報疾病,常見症狀為腹甲、腹足關節等處呈現局部白斑,腹部或足關節變色為棕黑色,感染末期會出現畏光與麻痺等行為異常症狀。螯蝦瘟為真菌感染,是一種會感染淡水龍蝦的水黴菌,在感染之後數個星期內就會發病死亡,其死亡率高達60%以上。

▲ 三芝養殖現場蝦瘟約8百坪。

動保處立即進行該養殖場移動管制,該場原飼養2萬2千多隻,發病後陸續死亡約3千隻,死亡率很高。國内曾在2014年在彰化、苗栗及屏東皆有發生螯蝦瘟疫情,而境外如澳大利亞、紐幾內亞和日本也有發生過疫情。螯蝦瘟只對螯蝦發病,對白蝦、泰國蝦沒有影響,且目前也無有效治療方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動保處表示,由於螯蝦瘟為OIE表列通報病,且具高度傳染性,一旦爆發很難控制,且無有效治療方式,應清除感染區域內死亡蝦體,任何漁網、飼養等器具及場所應進行消毒及管制,避免疫情散播。為確實阻隔疾病傳播,也呼籲相關業者應加強管制,避免引入病原,以免得不償失。

「時間對我們來說完全沒用!」

▲ 新北動保處協助周邊環境進行消毒。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新北動保處現場與螯蝦業者進行疫情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