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東森航母上開戰機 東森自然美執行長林燕玲

▲▼東森登峰雲東森自然美(圖/ETtoday)

我的職場學習永遠都是爭分奪秒的百米賽跑。

學習的三個核心元素:不滅的熱情韌性、傾聽不言多觀察、思考消化與運用。多年來,這三要素讓我一路學習當代的新產業、新商模、新組織。從快消品、到汽車、到太陽能;從一罐醬菜、一瓶可樂、一支手機、一輛汽車到一片太陽能板;從硬體到軟體、晶片主機板到Office軟體,也見證了網路的起飛,幾乎無所不學,學得越多,也就會學得更快。

27年的廣告行銷、媒體及新媒體資歷,從本土企業到國際集團,學習本土企業的無限彈性與變形,也學習國際企業的制度化與規範;見識敏銳聰明的西方企業大老,也見識本土企業家的霸氣與千迴百轉的謀略。有的人花27年縱深學習一個產業,我則花了27年,平行學習了每一個年代的最新產業與變化,務求把自己訓練成「能騎馬射箭,也能彩帶起舞兼灑花」的多功職人。

見識台灣企業家的堅持與氣度

2015轉換跑道,跟著「凱雷」進入「東森電視」,從幫客戶購買媒體轉為媒體人。在「東森電視」,我遇見了創辦人王令麟總裁。在這之前,有關王總裁種種傳奇性經營事業與管理模式的傳說,宛如戲劇般流傳著。那一次的會議,讓我有機會親眼見證總裁談話的觀點與氣度,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超越一般本土企業家的堅持。讓我不禁想到服務Intel時,創辦人Andy Grove的名言:「唯偏執得以倖存」,成功的企業家多數是有這樣的特性,總裁又是其中特別顯著的。

2018進入東森集團,擔任集團行銷長兼新聞雲事業長。躬逢集團的布局達顛峰之期,戰線拉得既廣且長,除原先不斷成長的「東森購物」、「ETtoday新聞雲」;一年之內,先後併購了「草莓網」、「寵物雲」、「自然美」、「分眾媒體」;又成立直銷事業體系,投資了屬於年輕人的「IM短影」、「浪Live」;還標下北捷廣告,並取得其他戶外媒體的代理權。這樣的布局速度,在我曾經服務的企業體中實屬少見,尤其速度之快與企圖心之大,在在對我都是一種學習。在王總裁的擘劃領導下,東森集團不斷同時左右開弓,整合集團資源串聯運用,龐大的團隊各有專攻,卻又能互相支援,如此分進合擊成為最大的戰力。

有幸成為登峰團隊一份子

有幸此時此刻在這樣的布局中工作,我感受到一股往前的動能每日都推著每位夥伴快速前進。「先求有,後求完美」,將資訊進化為知識,之後轉換成每個事業單位的策略與行動,每個事業單位在統一指揮下集合成一個部隊,十二大中心就是最佳案例。在這個龐大的航空母艦上,每個人都可以換戰機開,而「自然美」就是我換的另一架戰機,其他各事業單位就是護航機,以機隊的方式在總裁指揮下,為最好的結果作戰。這也讓我學習到更新的管理經驗,其中工廠、供應鏈、商品研發都是之前沒有過的歷練。在這個年歲還可以有新經驗可以學習試煉,真的是得謝天,當然也感謝總裁跟集團對我能力的信任,尤其我加入集團還不滿一年時間,這樣的機會與託付更顯珍貴。

東森集團邁入20年了,深感榮幸在登峰的路上成為攻頂團隊的一份子。儘管日夜工作,車上工作,飛機場工作,周一工作,周日工作,但那股引領前進的動能與感受,難以言喻。人生就是一場不斷前進的過程,企業也是一樣,登峰之後還有下一個高峰等在面前,台灣需要這樣的前進動能,無論企業還是每個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