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種得耗21年才發表 最久長達206年

▲新物種的研究往往得耗費許多年時間,而且發現的速度還趕不上滅絕的速度。(圖/翻拍自世界自然基金會)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發現新物種是一件會讓自然學家們欣喜若狂的大事,若有幸能為其命名,那更是至高的榮耀,不過新物種資源可不是隨手可得;據自然學家研究顯示,一個新物種從首次發現到正式命名發表,平均至少得花21年的時間。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巴黎自然歷史國家博物館的生態學家貝諾特(Benoît Fontaine),和同事從2007年正式發表過的16994個新物種裡,隨機採樣600個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這些物種從被發現到正式命名,平均需花費科學家們21年的時間(中間值為12年),最快的當年就發表,最慢甚至得要206年之久才公佈在世人面前。

這項研究顯示出新物種的發現過程,並不如人們想像簡單,其實自然學家們找到「疑似新物種」時,都必須得先帶回博物館或標本室存放,接著才能開始進行新物種的調查。

首先查詢所有文獻上是否記載過,若找到相似種還要利用DNA分析進行比對,確認新物種的身份、和跟其他種類的親緣關係等都無誤後,才有可能被發表;而這些過程繁雜的研究工作,就可能耗掉學家們多年、甚至好幾十年的時間,因此,也導致許多科學家頂多只將物種帶回保存,便沒了研究的下文。

目前地球上已發現且命名的物種,約有150到180萬以上,雖然各國統計出來的數據不是很相同,但唯一能確定的是,現在發現新物種的進度,已遠遠追不上物種滅絕的速度了,照這樣看下去,有些物種甚至還沒被發現,就得面臨滅絕的命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