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銅缽被拿來裝網球...竟是「大清御用香爐」!拍賣超過1.3億元

▲▼瑞士蘇黎世拍賣行賣出珍貴「宣德爐」。(圖/翻攝自kollerauktion)

▲瑞士蘇黎世拍賣行賣出珍貴「宣德爐」。(圖/翻攝自kollerauktion)

記者錢玉紘/綜合報導

家中堆放的老舊雜物可能是稀世珍品!瑞士蘇黎世的1家拍賣行日前以420萬瑞士法郎(約台幣1億3029萬元)的高價,拍賣出一個舊銅缽,原來這個銅缽是清朝時期,宮中御用的「牡丹鳳凰」鎏金宣德爐,相當寶貴,但在被拍賣之前,竟是被原本的主人放在家裡「裝網球」。

英國《都市報》報導,這個鎏金宣德爐兩邊刻有精美的鳳凰圖案,直徑寬度大約為60公分,得標者是一位匿名的華裔人士。拍賣行發言人提到,原先的主人是住在瑞士的一個德國裔家庭,而香爐是他們的祖父輩在100多年前,從中國帶回家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實上,這家人也曾懷疑這個銅缽可能價值不斐,在1960年代時交給柏林的一間博物館鑑定,還曾經拿給英國的一個拍賣會,但都被認為只是19世紀做的仿製品而已,於是他們認為銅缽應該沒什麼特別價值,便放在家裡當做裝網球的收納容器,還覺得尺寸剛剛好。

▲宣德爐作工精細。(圖/翻攝自kollerauktion)

後來某天,一名研究亞洲藝術品的專家到這家人家拜訪時,看到這個銅缽,眼睛為之一亮,認為這東西來頭不小,絕非普通的容器而已,經過研究之後發現,這就是「宣德爐」真品,底下刻有「大明宣德年製」字樣,是在明朝宣德年間製成,並且曾在清朝時於宮廷中使用。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宣德爐據傳是明宣宗三年(1428年)所特製的一批銅器,供大型宗廟祭祀活動用的禮器,也有日常生活所用的物品,宣德盧由黃銅製成,工藝精湛,且這個宣德爐還使用了「鎏金」(音同「流」)做法,更顯珍貴。

「鎏金」又稱黃塗、金塗、火鍍金、飛金,是一種銅器裝飾工藝,用來在金屬表面加上金層。鎏金不同於包金和貼金。鎏金層比貼金更耐用、厚實、滋潤,缺點是製作過程有毒。

▼底部刻有「大明宣德年製」。(圖/翻攝自kollerauk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