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灣最大設計競賽!駁二「青春設計節」26校、754件作品參賽

▲▼  南台灣最大設計競賽!駁二「青春設計節」26校、754件作品參賽(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南台灣最大設計競賽!「2019青春設計節」26校、45系所、754件作品參賽,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登場。(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下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19「青春設計節」邁入第十屆,是國內具指標性的新銳設計創意平台,也是南台灣設計領域最大的競賽活動,今年共有26所學校、45系所及754件參賽作品角力,11日起至19日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登場。

今年主視覺特別以「trytry」為題,象徵學生時期在設計過程中勇於發展實驗性的嘗試,在創作過程中挑戰任何可能。高雄市政府文化局代理局長王文翠表示,學生的創意在每年5月匯聚於駁二同場較勁,在身份轉換之前,秀出4年所累積的創意成果,一方面向社會宣告,一方面對自我認同。此外希望透過青春設計節這幾年特別策畫的國際展區,除了校際間的交流之外,更能打開國際視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9青春設計節」特別邀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視覺藝術設計學系王怡璇老師擔任策展人,以「角度」為主題策畫國際展區。同樣位於亞洲,新加坡擁有華人、馬來、印度、歐亞裔族,相較於台灣更是多元文化融合社會,本次國際展區展示了6位新加坡南洋理工視覺藝術設計系的學生作品,以及畢業後創立設計公司的設計師作品。

比起台灣學生注重設計的實務應用,南洋理工大學較著重學生對藝術設計的觀點與看法,希望觀賞者也從視覺藝術的層次中探究文化不同所帶來的美學表達差異,更期待與台灣準設計師們在文化及美學風格上進行深度交流。

今年青春設計節設計競賽入圍作品中,準設計師們除了展現創意設計,更試圖嘗試跨域媒合,將設計回歸到解決問題及使用需求的本質,更延伸至環保課題。

樹德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的「一鳴驚人」,挑選9種台灣特有種蟬,以傳統的竹蟬童玩發想,將蟬鳴轉成視覺化的電子蟬玩具,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南臺科技大學創新產品設計系的「草根旺來」,回收台灣鳳梨葉及果皮,製作質地相似於皮革的「梨梨皮」,將此應用於包款與椅凳上,強調皮革的可替代性,在材質應用上挑戰皮革更多元的變化。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的「夜市文物室:一次性餐具的未來出版品」,從夜市出發,以未來的視角追溯現代,探討一次性餐具的發展,省思我們的行為及所用的器物是如何影響生活及環境。「2019青春設計節」自5月11日至5月19日於駁二藝術特區登場,相關資訊請上「青春設計節」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