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天航行1.7萬海浬 陸深潛器首完成西南和中印度洋深潛

▲搭載著「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港靠岸。(圖/翻攝自《新華社》)

▲搭載著「深海勇士」號的「探索一號」在海南三亞港靠岸。(圖/翻攝自《新華社》)

記者馬叔安/綜合報導

大陸的「探索一號」科考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10日完成了大陸首次覆蓋西南印度洋和中印度洋的深潛科考,返回海南三亞。據了解,此行共完成了5個熱液區及2個異常區的深海水下實地勘察,獲得了大量高質量、高解析度的海底熱液活動視像資料。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華社》指出,這次的科考航次是由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院牽頭組織,採集了豐富的熱液流體、硫化物、基岩以及熱液大生物樣品,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深海熱液科考成果。

▲「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圖/翻攝自《新華社》)

這次的航次名為TS10,自2018年11月10日開始,於2019年3月10日結束,「深海勇士」號在高海況、海底地質環境復雜的西南印度洋和中印度洋熱液區,共下潛作業62次,其中2018年12月在西南印度洋單月下潛作業25次,刷新了中國大陸載人深潛史單月下潛作業次數的新紀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搭載著「深海勇士」號的「探索一號」在海南三亞港靠岸。(圖/翻攝自《新華社》)

據了解,「深海勇士」號是中國大陸第2台深海載人潛水器,作業能力達到水下4500米,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702所牽頭研製,於2017年10月3日完成海上試驗。「深海勇士」號這次在地質環境復雜、多變的熱液區海底,多次完成原位監測設備的水下布放與回收,成功實現了海底丟失潛標的追蹤;完成了一款大陸國產深海成像聲吶和二款萬米機械手的海底試驗,驗證了高精度的水下搜尋、搜救作業和深海水下試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