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偏移200公尺!印度宣稱空襲有效打擊巴國 澳洲智庫提衛星影像打臉

▲▼印度幻象2000。(圖/取自Indian Air Force臉書)

▲印度日前出動幻象2000轟炸喀什米爾地區。(圖/取自Indian Air Force臉書)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印度上個月26日派遣戰機越界空襲巴基斯坦控制的喀什米爾地區,宣稱炸死上百名激進份子與相關設施,並激化了雙方的軍事對立。不過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取得空襲現場的衛星影像,發現印軍轟炸的目標距離設施約200公尺,顯然不足以證明印度所宣稱的「有效打擊」成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提出證據指出印度根本沒有炸到巴基斯坦的基地。(圖/翻攝自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官網)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3月1日的研究報告指出,從星球實驗公司(Planet Labs Inc.)所拍攝2月27日的衛星影像,分析印軍轟炸區域的植被完整程度,看不出來目標設施及週遭區域有明顯破壞的痕跡,而明顯植被遭摧毀的區域,距離設施前緣都還有150到200公尺,誤差並不算小,因此沒有充分證據能夠支持印度所宣稱的有效打擊激進份子的成果。

印度軍方原先設定的轟炸目標是喀什米爾控制區境內的激進團體穆罕默德軍(Jaish-e-Mohammad)營區,宣稱炸毀大規模設施,造成數百名激進份子傷亡。巴基斯坦軍方發言人賈佛爾(Asif Ghafoor)在事發當時表示,空軍在第一時間就已經緊急起飛應對,迫使印軍匆匆投擲彈藥後撤離。專家研判,可能因為巴國的快速反應和印方的操作失誤、情報不足導致「轟炸目標偏移」。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印度空襲破壞當地植被。(圖/路透)

巴基斯坦外交部表示,該次空襲是針對非軍事目標,因此沒有造成重大損害。有另一派的觀點認為,印度在這次行動的目的是為了控制對立局勢的節奏,並展示軍事能力,故對「F-16」出動與否大打網路口水戰。

ASPI綜合衛星影像、相關官方聲明和媒體報導研判,印度這次空襲除了威嚇巴基斯坦,同時意在平息國內壓力,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因應即將到來的大選,藉報復巴國近期的恐攻行動向選民交差。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