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蛋黃派」造就千億身價 達利董事長精闢經商眼光成就零食王國

▲▼             。(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 達利食品集團董事長許世輝。(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食品界除了旺旺、統一等企業各據一方之外,還有一間橫跨零食、飲料的成功企業,即是以「蛋黃派」聞名的達利食品。它的創辦人許世輝,靠著精闢的品牌推銷與擴展之道,將達力推上了行業前端。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綜合陸媒報導,許世輝1958年出生於福建,22歲就開始進入食品行業工作,他對一切充滿好奇心、學習能力非常強,並很快就掌握了做餅乾的技巧,累積相當豐富的經驗。

在1980~1990年代,福建泉州有許多家庭手作坊開始生產零食,並取得了很好的回響,許世輝也趁此抓住機會,在1989年決定開創自己的事業。

許世輝創立了達利的前身—惠安美利食品廠,他從這家破舊的小作坊開啟了創業之路。當時的泉州有很多食品小廠,競爭非常激烈,但他因為擅於汲取前人經驗,並且能夠想出具有建設性的經營策略和管理方法,於是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當時市面上大多都是散裝食品,許世輝就推出一款具有獨立包裝的美利牌餅乾,無論價格、口感都在市場上佔有優勢,深受消費者青睞,他也藉此大賺一筆,之後美利食品經歷幾次股權改革,開始從集體私有轉化為私營企業,他也將公司名稱更改為達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到了21世紀,原本風靡的傳統食品像是糖果、罐頭、蜜餞等都不再流行,市場需求漸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休閒小食品;許世輝敏銳察覺到市場趨勢正在轉變,於是開始尋找新的發展機會,希望在食品業寒冬中找到出路與產品定位。

▲ 達利園推出的蛋黃派獲得大成功。(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當時,一種名為好麗友的鬆軟蛋糕一時之間變得很受歡迎,對很多食品企業造成威脅,許世輝也跟上這股潮流,研發出達利蛋黃派,每袋的數量要比好麗友多幾個,品質絲毫不遜色,而且定出極為親民的價格,幾乎是好麗友的三分之一,讓收入不是很高的普通大眾也能吃的起。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此一來,人們便更傾向於選擇達利蛋黃派,使得達利成功打入市場,產品銷售通路遍及各地,知名度也越來越高,他又繼續推出可比可薯片、好吃點餅乾等食品。

在蛋黃派以及其他產品線取得成功之後,許世輝也不止步於此,他將所賺營利全部投入在擴大企業規模,積極引進高端生產設備、採用先進的生產方式,研發出一種不用添加防腐劑就能讓糕點保存一年的技術,藉此走到食品業的前端。

與此同時,飲料市場則是發生了加多寶和王老吉的涼茶霸主爭奪戰,他又從中發現商機,大舉進軍飲料領域。推出和其正瓶裝涼茶,銷量連續多年持續上漲,藉獨特配方及新穎包裝在涼茶市場中分得一杯羹,之後又開發出能量飲料樂虎想取代紅牛,也深獲消費者歡迎。

▲ 正其和涼茶在王老吉和加多寶鬥爭時橫空出世。(圖/翻攝自百度圖片)

接著許世輝在各地建立子公司,推出30多個品項的飲料,透過每種產品的差異化優勢打破同質化競爭的僵局,並創立自家原料生產基地、培養專業性人才,甚至推行高效率的物流體系擴展強大的銷售網絡,經銷商也在不斷發展壯大。

從2002年開始,許世輝就帶領達利食品實施多品牌戰略,以不同品牌定位於不同產業,讓每一個品牌都體現出鮮明的個性,滿足不同類型的消費需求。

此外,他還在明星代言選擇上下足功夫,涼茶的代言人選擇形象沉穩大氣的陳道明;「好吃點杏仁餅乾」選擇當時還是走古靈精怪路線的「小燕子」趙薇;「達利園優先乳」選擇知性優雅的高圓圓,緊緊抓住消費者的心,透過精準廣告投放定位,令達利的產品在第一時間脫穎而出。

▲當時好吃點的代言人是趙薇。(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2014年,正逢旺旺市值大幅蒸發、康師傅泡麵業務低迷不振,統一企業也被籠罩在問題食品下架陰影的當下,唯獨達利食品仍舊維持增長,穩步前進。

2015年,許世輝帶領達利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加入資本市場後,他身價暴漲登上富豪榜,以650億人民幣(約2964億台幣)身價位居《胡潤百富榜》第26位。在食品界滾打多年的他,不僅能對市場做出清晰、正確的分析,並能從危機中找到機會,使達利每一階段都能順利進入全新發展方向,帶領達利成為大陸食品產業的標杆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