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廈通電/27億鋪10km電纜 「閩電東送」2006年已提出

▲中國大陸,兩會,習近平,王岐山,李克強,王毅,五星旗,人民,中共,五星旗。(圖/路透社)

▲大陸2006年便提出「閩電東送」。(圖/路透社)

記者曾俊豪/綜合報導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紀念會上提到,要推動金門、馬祖「通水、通電、通氣、通橋」的新四通。事實上,大陸早在2006年就有向金門供電的想法,甚至將供電工程列入「十一五建設」總目標之中,計畫鋪設十公里長的海底電纜將「閩電東送」。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廈門電網十一五建設」是由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制定,所謂的「十一五」代表的是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在這份《廈門電網向金門供電工程送電初步方案》的規劃中,廈門電網計畫向金門供電的送電規模為10萬至20萬千瓦,鋪設電纜長度約10公里,投資人民幣約6億元,折合台幣27億多。

▲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提出「新四通」。(圖/路透)

廈門電網要向金門送電,電纜路線要怎麼走?據了解,大陸方面也就此問題討論多次,還提出幾個想法。其一是利用海底電纜從廈門島直奔小金門,另一個則是從翔安架高空線直奔大金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敲定的方案則是送電線路從翔安變電站出發,通過架空線路到彭厝換流站,在這裡,電流由交流電變直流電,再透過海底電纜進入北山古寧頭換流站,電流從直流電變交流電後再進入金門電網。

儘管海底電纜工程被世界各國公認為是複雜又困難的大型工程,但大陸方面卻很有信心,並認為像金門供電在技術和經濟上完全可行。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教授,過去在接受《廈門日報》採訪時便提到,廈門向一水之隔的金門供電,關係到金門民眾的切身利益,從市場角度來看,有利於減輕金門民眾的用電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