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新疆技職培訓後 12國駐華使節:西方報導多不實

▲▼12國駐華使節參訪新疆。(圖/新華網)

▲12國駐華使節參訪新疆。(圖/新華網)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在新疆問題備受外界關注時,中國大陸邀請了12駐華使節參訪新疆,路透社等西方媒體也有特別關注;《觀察者網》針對此事指出,參觀期間有駐外使節稱,新疆的職業技能培訓是一種很好的制度安排,可以改善很多人的生活,但一些西方媒體的報導卻完全相反,「每個國家都面臨著解決就業和去除極端等難題,新疆的這一嘗試值得其他國家借鑒學習。」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了解,在去極端這方面,歐洲國家是先驅,法國在2015年就開始使用了「去極端化」手段,對國內的激進穆斯林群體進行改造,法國開始對監獄的管理進行改革,指定國內12所大學對神職人員進行培訓,要求監獄只能雇用獲得結業證書的這些伊瑪目;另外還曾傳出巴黎附近小鎮的一所學校中,餐表裡原本標註著誰是穆斯林「不吃豬肉」的小格子不見了,使得那些有宗教背景的小孩只能吃菜充飢。

據《觀察者》報導,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7日表示,新疆是開放地區,中方歡迎聯合國官員等各方在遵守中國法律、履行相應手續的前提下,來新疆參觀訪問;包括聯合國官員在內的任何人士都應遵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原則,避免干涉一國內政、損害一國主權,應持著客觀、中立的態度,避免聽信偏言、先入為主。

報導指出,新疆伊斯蘭教經學院還專門培養伊斯蘭教教職人員,除了對教職人員進行為期3年的本科教育外,學院還對新疆所有伊斯蘭教教職人員進行培訓;該院院長阿不都熱克甫•吐木尼牙孜指出,「目前在校學生688名,教學內容包括國家通用語言、宗教知識等。」

報導表示,喀什是中國新疆向西開放的窗口,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與喀什經濟開發區的建設,喀什從西北內陸邁向開放前沿的步伐不斷加快。看到喀什的商店出售來自歐洲、中亞及東南亞的進口商品時,泰國駐華大使畢力亞•針蓬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對喀什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此次訪問也使我對一帶一路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喀什有非常好的地緣優勢,我相信再過幾年喀什一定會發展得更好。」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艾提尕爾清真寺。(圖/百度百科)

據報導,在聽完艾提尕爾清真寺教職人員的介紹後,馬來西亞駐華使館參贊默罕默德•霍思尼•沙希藍指出,「我親眼看到了中國政府非常重視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人士和信教群眾有足夠的場所和機會去從事宗教活動,和其他國家一樣,這裡的宗教活動受到國家的保護。」

「此次訪問讓我重新認識了新疆」,沙希藍繼續說,「以前主要是從新聞媒體上了解新疆,一些西方媒體更多的是不實報導,比如對新疆人權和宗教問題進行汙衊及抹黑等,親自看了以後才知道,完全不是他們說的那樣。」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導指出,地處南疆的喀什、和田等地,曾受宗教極端主義滲透干擾嚴重,恐怖主義危害較大,當地政府推廣職業技能教育培訓,為受極端主義思想影響並有輕微違法犯罪行為的人員,提供一個轉變思想與學習技能的平台,將暴恐活動消除在未發之前;此外,南疆地區人多地少,產業單一,就業壓力大,當地政府推出優惠政策,吸引大型勞力密集型企業投資,在鄉村設廠,幫助富餘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

看到喀什、和田等地的變化,此前多次訪問新疆的阿富汗駐華使館臨時代辦賽義德•哈比布拉曼說,以前在南疆隨處可見無所事事的人,而現在人們都在忙著學習、工作,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

哈比布拉曼還說,「新疆正在推廣的職業技能教育培訓,是一種很好的制度安排,可以改善很多人的生活,不僅是他個人的生活、還包括家人的;我看過一些西方媒體的報導,我覺得完全是相反的,每個國家都面臨著解決就業和去除極端等難題,中國新疆正在推廣的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其他國家借鑒學習。」

據了解,此次派出使節及使節代表的12個國家有,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塔吉克、印度、巴基斯坦、印尼、馬來西亞、阿富汗、泰國、科威特等。

▼12國駐華使節參訪新疆喀什市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圖/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