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脊灰」減少中國小兒麻痺症 病毒學家顧方舟病逝享耆壽92歲

▲▼「中國脊髓灰質炎疫苗之父」顧方舟。(圖/CFP)

▲「中國脊髓灰質炎疫苗之父」顧方舟。(圖/CFP)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被譽為「中國脊髓灰質炎疫苗之父」,消滅中國境內小兒麻痺症的病毒學家顧方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1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耆壽92歲。他1960年成功研製出首批「脊髓灰質炎」(簡稱脊灰)活疫苗後,還開發出「糖丸減毒活疫苗」,冷藏後利用保溫瓶運送到各省分,使數十萬名兒童免於致殘,減少小兒麻痺症的發病率;世界衛生組織(WHO)2000年10月證實,中國本土「脊灰」野病毒的傳播已被阻斷,成為「無脊灰」國家。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觀察者網》報導,顧方舟1926年出生,195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醫學系,1955年於蘇聯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畢業。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院校長。

20世紀50年代「脊灰」流行中國,感染後有可能會引起輕重不等的癱瘓,也就是俗稱的小兒麻痺症。曾有家長背著癱瘓的孩子求助顧方舟,「顧大夫,你把我的孩子治好吧,他以後還得走路,參加國家建設呢。」但當時的技術還無法完全根治,僅能整形、矯正,恢復部分功能。

▼針對脊髓灰質炎開發的「糖丸減毒活疫苗」。(圖/CFP)

顧方舟認為,「當醫生固然能救很多人,可從事公共衛生事業,卻可以讓千百萬人受益」。他畢生傾力研究「脊灰」這項兒童急性病毒傳染病,成為中國培養「口服活疫苗」開拓者之一,為消滅「脊灰」的偉大工程作出重要貢獻。1958年他首次分離出「脊灰」病毒,為免疫工作的製定提供了科學依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研製疫苗,顧方舟於1958年遠赴雲南昆明,籌建「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並在1960年成功研製出首批「脊灰」活疫苗,1962年又開發出「糖丸減毒活疫苗」。使中國「脊灰」年平均發病率大幅度下降,幫助數十萬兒童脫離致殘危機。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10月證實,中國本土「脊灰」野病毒的傳播已被阻斷,成為無「脊灰」國家。

顧方舟曾說,「我學醫是母親的心願。母親常說,當醫生是人家求你來治病,你不要去求人家。」因此在戰亂年代,踏上從醫之路,並轉投身公共衛生事業,為更多人創造健康生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