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表特爆紅金鐘廣播主持人「三三」 全國走透透打破「花瓶印象」

▲▼廣播主持人「三三」陳思安獲得2018年第53屆廣播金鐘獎的「社區節目獎」。。(圖/記者林彥臣攝)

▲廣播主持人「三三」陳思安獲得2018年第53屆廣播金鐘獎的「社區節目獎」。(圖/記者林彥臣攝)

記者林彥臣/採訪報導

暱稱「三三」的廣播主持人陳思安,曾經因為被PO在PTT表特板上被鄉民推爆而爆紅,三三除了「高顏值」之外,她在正聲廣播電台主持的節目《幸福藏寶圖》於2018年9月更獲得了第53屆廣播金鐘獎「社區節目獎」的肯定,為了做出有深度又有意思的節目,三三幾乎全國走透透,以強大的行動力與用心收集受訪者的聲音證明了她不只是空有美貌的花瓶,而是有真材實學的廣播人。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播主持人「三三」陳思安獲得2018年第53屆廣播金鐘獎的「社區節目獎」。(圖/三三授權提供)

許多人可能對於「社區節目」有些陌生,三三解釋,「社區節目顧名思義就是跟地方、地區有關連的內容,除了政府核定的村里之外,現在對社區的定義是很廣泛的,只要是居住在同一個地方、同一個目標、一起做一個有共識的事的一群人,也算是一個小型的社區,所以我的內容就比較多元一點,而不是去一個里訪問一位里長做了那些豐功偉業,之所以會想要做社區節目,是因為我不是一個很喜歡坐在辦公室的人,我想說可以藉由採訪到這個地方去看一看。」

▲「三三」在PTT表特板推爆的美照之一。(圖/三三授權提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幸福藏寶圖》的節目內容舉凡尋找題材、接洽當事人、現場收音所有的大小事都是三三一手包辦,甚至有些採訪的地點很遠很難抵達,可能必須轉搭好幾班車,車不能到的地方必須步行前往,所以必須很珍惜那一次訪問的機會,珍惜現場收到的每一個聲音,甚至一個人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有時候可能會遭遇一些危險,像是隻身前往相當偏遠的地方或舊國宅,所以會有很多未能預期的狀況,回到公司之後還要把上百個音檔剪輯、企畫成一個30分鐘的節目內容。

雖然社區節目是相當草根、在地類型的節目,不過三三所採訪的對象其實有不少是年輕人,例如從菜市場收集剩菜做飯提供給街友或獨居長者的「南機拌飯」,以及自己建立小型社區提供共居公寓解決青年租屋困境的「玖樓」,她也發現這些發揮理想與熱情關懷社區弱勢或從事其他類型社區工作的年輕人,很多是北漂青年。三三說,「他們不是在這裡出生,因為在台北工作生活,開始試圖想對生活的環境做出改變」。

在許多的採訪經歷當中,令三三印象最深刻的有兩次,一次是前往桃園採訪收容脊髓損傷患者的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有一位病友大約是26、7歲的女生,她從小就患有脊髓疾病無法走路,雖然大學畢業了卻也只能一直待在家裡面當SOHO族,為了讓自己能夠獨立生活,她說服了極力反對的家人讓她搬到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居住,嘗試與其他病友互相扶持,有機會獨立成長、獨立生活,最後還自己出去工作。當這位病友說出這段故事時不由得哭了出來,訪問她的三三也跟著一起哭。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三說,「以前學到的東西教我們媒體是專業的,不能有太動情、動心的時候,必須要hold住,但是那一次卻是我真的沒有辦法hold住,覺得她明明年紀沒有跟我差很多,卻經歷了很多我沒有經歷的事情,很心疼她」。身為一個媒體的訪問者,必須抽離自己的感情才是專業的表現,但是三三還是決定採用這段收音變成節目當中個一個段落。

三三另一次印象深刻的採訪經歷,則是在台南鄉下的一個小廟,供奉的是舞龍舞獅的「獅頭」,接待她的阿姨非常親切還送給她一個平安符,三三為了表示敬意想要投香油錢回禮,但當時她身上只有一張1000塊,可是又不好意思跟阿姨說要換零錢,硬著頭皮把1000塊投進去,瞬間身無分文,回台北之後同事都笑她「你太誇張了吧,哪有人香油錢投1000塊的,你是要蓋廟喔!」但是投了1000塊的香油錢後隔年就入圍金鐘獎,三三後來也找機會到那間廟去拜拜,但是第二次拜拜就記得多帶幾張百元鈔投香油錢。

▲《幸福藏寶圖》名稱的由來,因為她把台灣各地想像成藏著寶藏的拼圖。(圖/三三授權提供)

節目名稱為什麼取名叫《幸福藏寶圖》,三三說,「我把台灣想像成由各個拼圖拼湊而成,而每片拼圖中都藏有寶藏,我需要去探索,幸福則代表著我們的這輩子追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