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8十大科技醜聞!被拉下神壇的有... 

▲▼基因編輯。(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基因編輯。(示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蔡儀潔/綜合報導

2018年的科技界熱鬧非凡,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被罵翻、酸堿體質論是謊言、日本福島核電站汙水處理報告錯誤超過千處等等。《科技日報》盤點出十大科技醜聞,讓民眾再一次意識到,科技發展不能走錯路走歪路。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賀建奎。(圖/翻攝自微博)

1.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誕生

深圳科學家賀建奎11月26日宣佈,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本月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此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消息一出,立刻引發各界關注和質疑是否通過倫理審查。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陸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等部門負責人表示,此次事件性質極其惡劣,已要求有關單位暫停相關人員的科研活動,對違法違規行為堅決予以查處。

2.酸堿論是騙局

美國「酸堿理論」提出者羅伯特•歐•楊(Robert O. Young)11月被美國法庭判處賠償一名癌症患者1.05億美元,他當庭承認「酸堿體質理論」是個騙局。隨後,大陸「中國酸堿體質之父」梁雙林卻站出來鳴不平,並提出通過酸堿平衡達到健康,不是偽科學,是有理論依據的。但幾天後,梁雙林公司官網發佈聲明,稱「理論對與錯可供大家討論與商榷」,其能調節細胞酸堿平衡的產品「幾丁聚糖(第六要素)」紛紛從藥店下架。

▲ 蘋果門店(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3.蘋果三星因「降速門」被開天價罰單

義大利反壟斷機構10月24日宣佈,發現蘋果和三星「有計劃的淘汰」自家生產的智慧手機,借此刺激客戶購買新手機,為此對兩家公司分別開出1000萬歐元和500萬歐元的罰單。

蘋果去年12月底對此事道歉並表示,不會故意縮短任何產品的壽命,同時提出解決方案,將保修期外的iPhone電池價格從79美元降至29美元。儘管如此,消費者仍不買帳,不到一個月,全球消費者對蘋果「降速門」的訴訟就達到26起。

4.「404教授」梁瑩120篇論文蒸發

中國青年報刊於10月24日發表《青年長江學者與她「404(無法查看)」的論文》指出,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梁瑩120多篇論文憑空消失。南京大學官網上個人成果頁面只張貼著英文論著目錄,沒有任何中文論文。

大陸知網、萬方、維普在內的主要學術期刊資料庫中,都檢索不到任何她的中文論文,期刊官網上的對應頁碼處也已無法查看。一家學術平台上仍能檢索到論文條目,但頁面已顯示「404」。

5.福島核電站汙水處理報告錯誤超千處

在日本政府10月1日召開相關專家研討會時,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向政府提交了一份有關福島第一核電站汙水處理的報告。之後,東京電力公司18日又透露,該報告中約有3萬處關於核汙水處理前後放射性元素濃度的資料,其中1200餘處存在錯誤,例如在引用原始資料時,寫錯以及把兩種不同放射性元素濃度混淆記錄等。

東京電力公司在解釋出錯原因時稱,短時間內要處理大量的資料,後期確認工作沒有做好。同時要真誠反省,避免以後出現類似錯誤。

▲ 美國哈佛大學。(圖/CFP)

6.心臟幹細胞「學術大神」走下神壇

美國生命科學網站STAT、Retraction Watch網站10月14日報導,哈佛醫學院及其附屬布萊根婦女醫院建議,從多個醫學期刊上撤回來自前哈佛醫學院教授、再生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安斐沙(Piero Anversa)博士的論文。撤回數量達31篇,這些論文均涉嫌偽造和篡改實驗資料。

現年78歲的安斐沙因「發現」心臟含有幹細胞(c-kit)而出名,這些c-kit細胞,據稱可以再生心肌,從而可以用於治療心臟病,一度被認為開創了心臟幹細胞療法。

7.《試論「量子糾纏」與針灸》論文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中醫藥針灸科醫師於9月14日發表《試論「量子糾纏」與針灸》的論文,引起全民嘲笑。該文中提到,「根據量子糾纏理論的耦合關聯和超越時空性,父母與子女以及有血緣關係的親屬之間必然存在量子糾纏現象」為了證明這個理論,還舉出了15個臨床案例,針刺15位患者親屬,14例患者與其直系親屬(被針刺者)同處一室,1例患者與其直系親屬(被針刺者)分別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和北京市。

該文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的病痛將會在自身相應腧穴出現壓痛點,在直系親屬(被針刺者)的同一腧穴也會出現壓痛點,且統計顯示呈現正相關,經過針刺治療後,所有的痛證均有減輕,其中4例患者疼痛即刻消失。由此得出的突破性成果則意味著,如果孩子生病,針紮媽媽就能治好!

8.韓春雨論文「非主觀造假」

持續兩年多的「韓春雨論文事件」在8月底曝出最新情況。河北科技大學官網發佈,認真核查了該論文涉及的全部原始實驗資料,並委託協力廠商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重複驗證實驗,認為撤稿論文已不再具備重新發表的基礎,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此外,韓春雨主動要求退回基於撤稿論文所獲得的科研專案、績效獎勵、榮譽稱號、社會任職等。

事件緣起於2016年5月2日,《自然•生物技術》線上發表韓春雨團隊發明的一項新的基因編輯技術NgAgo-gDNA,便引起全球生物學界巨大關注,韓春雨本人迅速成為一顆耀眼的科研新星。但好景不長,國內外科學機構都曾試圖重複該實驗結果但都以失敗告終,科學家們要求韓春雨公佈實驗資料,要麼就承認造假。韓春雨團隊2017年8月撤回該論文。

▲長春長生生物科技。(圖/CFP)

9.大陸國產紅芯瀏覽器「換膚門」

紅芯於8月15日宣佈,已順利完成2.5億元C輪系列融資。但僅過了幾個小時,就有網友發現,號稱「國產可控、自主創新」的紅芯瀏覽器,操作介面和google的chrome高度相似,而且解壓紅芯瀏覽器的exe檔之後出現了chrome的安裝包,因此被稱為「紅芯瀏覽器換膚門」。

紅芯事後辯稱,並非抄襲,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創新」,最終在8月17日,認錯並道歉。

10.長生生物狂犬病疫苗造假

大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於7月15日通告稱,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長春長生)生產的狂犬病疫苗被發現存在編造生產記錄和產品檢驗記錄,隨意變更工藝參數和設備等造假行為。

吉林省食藥監局幾天後發佈行政處罰公示,長春長生生產的「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檢驗結果不符合規定,按劣藥論處,處罰沒款300餘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