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工15年功能難到位 美軍瀕海戰鬥艦從新星變「過時貨」

▲美軍最新的瀕海戰鬥艦「聖路易斯」號(The USS St. Louis )下水。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標榜速度快,並且可在濱海與淺海域作戰的瀕海戰鬥艦(Littoral Combat Ship,LCS)原本是美軍下一代戰艦的重點發展項目,不過據指出,因為如今中國海軍的發展,美軍不得不將在中國大陸附近的海軍勢力退回遠洋,大陸也有媒體以「過時貨」形容瀕海戰鬥艦。

濱海戰鬥艦是在濱海區域作戰的小型水面船隻,強調速度,並可根據戰鬥任務類型靈活調整的模組空間,吃水也較淺,體積比海軍的飛彈驅逐艦小,並具備小型攻擊運輸艦的能力,也能回收和釋放小艇,還能運輸一支小型攻擊部隊、裝甲車、和碼頭接駁器,並搭載無人空中、水面和水下載具。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軍第19艘瀕海戰鬥艦「聖路易斯」號。(圖/翻攝自《環球網》)

▲美軍第19艘瀕海戰鬥艦「聖路易斯」號。(圖/翻攝自《環球網》)

這種船艦本來是美軍設想的未來主力艦艇之一,不過近年來缺點逐漸曝露。美國《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網站將瀕海戰鬥艦形容為「小破船」(Little Crappy Ship)。美國《大眾機械》(Popular Mechanics)指出,瀕海戰鬥艦在最初的設計上,船隻本身需要能夠快速地在主要武器和感應裝置之間轉換,海軍原本規劃了很多種功能設計了任務模組,例如反船艦、反潛艦、特殊戰鬥支援和反飛彈等,然而開工後經過了15年,沒有任何一項準備好投入實際運用。

《環球網》指出,整個2018年,現役11艘瀕海戰鬥艦沒有一進行過實際部署,全部都在維修或技術測試,其中「自由」號於兩年前參加完「環太平洋」演習後就發生動力系統故障,直到最近才維修完畢,而近年來高速發展的中國海軍,逼迫美海軍退回遠洋準備傳統的海權爭奪,瀕海戰鬥艦也成為「過時貨」。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軍第19艘瀕海戰鬥艦「聖路易斯」號。(圖/翻攝自《環球網》)

《國家利益》文章連結

《大眾機械》文章連結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