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學ARRC火箭試射 3萬6千人次觀看:台灣衝阿

▲ARRC火箭試射,3萬6千人次觀看:台灣衝阿         。(圖/翻攝臉書)

▲ARRC在香山風情海岸展開火箭試射,試射前工作人員不斷調整火箭到最完美的狀態。(圖/翻攝ARRC臉書)

記者陳凱力/新竹報導

由交通大學前瞻火箭研究中心(Advanced Rocket Research Center, ARRC)進行的APPL10火箭飛行測試,12月1日上午在新竹香山風情海岸進行,ARRC團隊也在粉絲專頁進行直播,吸引超過2千多名網友在線收看,雖然過程遇到點火異常、無法開啟第二節氮氣加壓筏、筆電直播電量不足等,甚至到最後火箭都沒有成功分解墜落,現場觀看的民眾一顆心也跟著如雲霄飛車般上上下下,而許多網友也紛紛替團隊加油打氣,計畫主持人交大教授吳忠信說,計畫還會續下去,明年還會再試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次的火箭試射,人員準備了一年多。(圖/翻攝ARRC臉書)

在發射的前一天,發射團隊特別為當天準備發射的火箭掛上發射「發射御守」, 所謂的「發射御守」的由來就是流傳了一代又一代的APPL小火箭。隨著任務越來越複雜,該分節的黏在一起,該回收的沒開降落傘墜毀在沙灘裡,於是就陸續新增了「分節御守」、「回收御守」,變成一串叮叮噹噹像風鈴的東西,而這類幸運小物是一種集氣的具象化,就像理工宅宅們會在儀器上放一包綠色乖乖、NASA的JPL控制室會在發射日擺一罐「幸運花生」一樣。

▲工作人員在前一天為發射火箭掛上「發射御守」,期待發射順利。(圖/翻攝ARRC臉書)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交大教授吳忠信與交大學生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準備這場測試,終於在12月1日在香山風情海岸試發射,而ARRC團隊也在粉絲專頁同步直播。線上觀看人數一度逼近2千2百人,觀影人次更累積達到3萬6千人,只是現場直播時一度出狀況,在第二節氮氣加壓筏開啟後,依舊沒動靜,最後因電火異常和直播電腦電量不足,直播一度喊停,不過網友仍不斷替團隊加油吶喊,ARRC團隊也很快再度進行直播。

▲「Remove Before Flight」飛機或是火箭在地面就位時,都會用一些小零件或是插銷當作飛行前的安全措施,只要這些安全措施沒有被卸除就無法起飛或是發射。由於零件小,所以才會綁著大大顯眼的紅色布條,讓機師或是工作人員在起飛前可以一目瞭然。因此,很多機師在飛行前都會把「Remove Before Flight 」當作是飛行的護身符,確定看到紅色布條在眼前飛舞後才安心升空。(圖/翻攝ARRC臉書)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RRC團隊再度使用手機直播,隨著現場人員倒數及海岸旁聚集觀眾引領期盼下,火箭終於成功飛快射出,群眾才發出興奮的驚呼聲還不到10鐘,火箭卻又緊接著冒出白煙迅速墜落,現場傳來小工作人員和觀看民眾的扼腕的叫聲。ARRC團隊在臉書表示,這次飛試的目的為教學用模組化火箭系統測試。除了培養新進人員,其測試結果也將提供給HTTP-3A探空火箭的系統設計參考,並藉由這樣的科學教育活動,讓一般大眾也一起參與,讓大家了解火箭科技並不是艱深且遙不可及的,啟發與培養台灣中小學生的興趣與夢想。

計畫主持人吳忠信說,雖然發射次數不多,但每次試射前都會做多次確認,這次失敗是一些系統失敗,會回去找原因,設計更完美。

▲此次ARRC在新竹香山風情海岸進行火箭試射,吸引3萬6千人次觀看,雖然最後結果失敗,但是主持人吳忠信說仍會持續進行,明年再見。(圖/感謝Sheng-Kai Huang 黃聖凱攝影提供,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