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榆反映多少人的夢想」 林飛帆評金馬:屈辱後仍要面對打壓

▲▼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圖/記者張一中攝)

▲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圖/記者張一中攝)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第55屆金馬獎延燒出兩岸敏感政治議題,由於《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導演傅榆獲獎時,說出一句「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獨立個體來看待」,使許多大陸明星在微博上表態「中國一點都不能少」。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表示,就算選擇跟著北京政府唱「兩岸一家親」、「九二共識」,但「屈辱過後,你仍要面對打壓。」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傅榆17日在領取「最佳紀錄片」獎時表示,「青春很美好,青春卻也是最容易犯錯的時候,也是容易把錯誤的期待投射在別人的身上,也有可能發生在人對人、或是國家對國家,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最大的願望。」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導演傅榆、製片 。(圖/攝影中心攝)

傅榆這番話使頒獎典禮染上濃濃政治味,除了大陸網友在微博上狂刷「中國一點都不能少」圖片之外,也有許多正在金馬獎現場的大陸藝人胡歌、彭昱暢、周迅,還有陳小春、應采兒、吳謹言、張藝興、鹿晗、楊洋等人,也緊急在微博上轉貼「中國一點都不能少」言論,而陳偉霆則是寫下「念一遍:中國台灣」,掀起許多網友議論。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由導演傅榆操刀,片中主角有反抗大陸的台灣學運明星,有喜愛台灣的當紅大陸學生,也有關注政治的台灣紀錄片工作者,在一次次社會運動中,試圖找尋合作的可能性,在歷經台灣24年來最大的社會運動後,紀錄這群人,所受到的衝擊,及經歷現實與理想矛盾的心路歷程。

▲太陽花學運群眾。(圖/記者陳明仁攝)

而曾經帶領學生攻佔立法院,反對服貿通關的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則在台灣時間18日早上表示,傅榆的「獨立個體」言論,不過就是一句素樸的話,真切反映了多少世代在這個島嶼上的人們夢想,並且用最溫柔的方式表達。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飛帆說,北京政府可以動員群眾運用各種資源,讓許多不論國籍的演藝工作者活在恐懼裡,自願或被迫地加入表態,甚至隨之起舞加入霸凌一個紀綠片工作者的行列,「然而,生活在這個國家裡的人,你仍然有選擇。」

林飛帆提到,大家當然可以選擇應和這些欺凌的言論,選擇跟著北京唱和「兩岸一家親」或者「九二共識」,或者為了各種眼前的利益,替這些言論胭脂抹粉成為一種最不具意識形態的主張。但「容我改編一句話:屈辱過後,你仍要面對打壓。」

▼太陽花學運退場晚會,林飛帆、陳為廷宣讀人民議會意見書。(圖/記者陳明仁攝)